山东烟台讯 10月21日,随着G9227次列车从莱州站缓缓驶出,标志着由七公司参建的潍烟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自此,烟台市成为山东省第二个实现“县县通高铁”的城市,胶东半岛的“高铁环”实现圆满闭环,区域整体交通网络格局得到重塑。
潍烟高铁正线全长237.3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共设昌邑、灰埠、莱州、招远、龙口市、蓬莱、烟台西、福山、芝罘9座车站,线路于2020年12月开工建设,由七公司承建的潍烟铁路ZQSG-6标段正线全长37.671公里,主要工程量包含24座桥,29联连续梁,17.155公里路基,2座隧道,管段内多项工程为全线控制性工程,对潍烟高铁通车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单位工程最多、施工项目种类复杂、连续梁最多的项目,该项目坚持以“高标准建设潍烟铁路、高质量打造精品工程”为宗旨,以实现“工程优质、管理优良、干部优秀”为工作目标,克服了线路长、工期紧、管理跨度大、安全风险高等不利因素。围绕项目大跨度连续梁、隧道、路基、T构转体、临近既有线、上跨既有线等施工重难点,该项目先后攻克了邻近既有线自动化监测技术、2-100m单线T构转体梁跨铁转体、小型预制构件空心六棱块自动脱模机等多项技术难题,研制出新一代墩身养护自动喷淋系统——“一体式养护衣”,这一成果有效助推了福山特大桥跨魁玉路连续梁和跨沈海高速连续梁提前23天实现顺利合龙。
在进行跨青荣城际铁路2联2-100mT构转体梁施工过程中,为最大限度减少桥梁施工对既有铁路线路的干扰,保证铁路线路运行安全平稳,该项目采用“先建后转”的施工方法,施工过程中,率先采用反力架对0#块托架及挂篮进行反压,同时通过建筑信息建模和大数据计算,提前模拟出转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依据转体速度、角度、扭力等关键数据,制定针对性解决预案。转体过程中,现场技术人员对转体过程进行实时跟踪,随时根据现场数据调整速度、角度、扭力等,稳步有序推进,最终历时26分钟,顺利实现了转体对接。
该项目坚持属地经营理念和大商务管理思维,通过持续加强与属地政府及业主等单位的多方沟通协调,顺利完成“三电迁改”等任务,为铺轨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的同时,积极推进梁场、弃土场、便道、拌合站等临时用地的复垦工作,通过全面细致的规划组织和成本测算,使得复垦工作满足当地要求,同时促使复垦成本明显降低,进一步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此外,该项目以党建联建为抓手,持续搭建“党建+”平台,与属地政府及业主单位联合开展了“党建引领筑防线以练促战保安全”党建互联共建等主题活动,有力打造工程建设各方共同参与、共享资源、共树形象的良好局面。该项目先后获得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杯”“山东省工人先锋号”等多项荣誉,并连续37次在建设单位综合评比中获得绿牌。
潍烟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中沿海高铁通道和山东省“四横六纵三环”现代化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路网地位十分重要。潍烟高铁的开通,实现了胶东半岛高铁成环,并融入国家主干线京沪二线,对于促进区域互联互通,打造“轨道上的山东半岛城市群”,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黎森 金奥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