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30日
奋斗正青春
■ 刘敏
文章字数:1,354
  “呜……哐当哐当哐当……”从出生到现在,我几乎一直在铁路边,感受它带给我的隆隆的震撼和飞驰的速度。
  时间的指针拨到1999年,那一年,我出生了。与普通小孩不一样的是,我的童年与铁路紧紧相连——在铁路医院出生、铁路宿舍长大、铁路小学读书。和大多数铁路建设者的子女一样,我从小和父亲聚少离多;哪怕父亲偶尔休假回来,也总是在和别人讨论些我听不懂的工程建设话题。那时的我,认为就是它们抢走了父亲陪伴我的时间。直到2008年,我来到父亲参建的我国第一条设计时速350千米的高速铁路——武广客专,看到那跨度近200米的大桥,在父亲和叔叔阿姨的辛勤汗水中逐渐合龙,我似乎明白了父亲的不容易,明白了铁路建设者是多么了不起。记忆的碎片来到2019年,这一年,到贵州求学,当我第一次坐上了父亲参建的成贵高铁,一种莫名的熟悉感、亲切感、成就感喷涌而出,而且愈发靠近、愈发浓烈。是啊,这就是父亲参建的高铁,600多公里,父亲干了整整5年,而我和同学仅仅坐了2个多小时。这就是中国的高铁,交通强国,铁路先行!
  如今,我也已经参与铁路建设第三个年头了,逐渐从一个旁观者转变为建设者,我深刻体会到了铁路基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它所面临的挑战。从项目的初步规划、设计,到过程中的施工协调,每一个步骤都需要我们进行精心的组织和安排。作为项目的一名团员青年,我积极参与到工程建设每一个环节中,履行自身责任义务的同时,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从刚开始工作时的茫然无措,到如今能够从容应对各种问题,我见证了工友们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辛勤付出,也看到了自己的成长。
  去年年初,我来到了南京,参与到宁淮城际铁路站前5标项目建设,亲眼目睹着施工现场从一片空地,逐步转变为繁忙的建设现场,从全线桥梁施工难度最大的六合特大桥跨滁河斜拉桥主墩承台顺利浇筑,到全线最大跨度桥梁——跨滁河矮塔斜拉桥首个主墩0号块顺利浇筑,这项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的关键性控制工程,已正式进入连续梁施工新阶段。伴随着建设者们一次次探索尝试,一项项技术创新,一个个的通宵达旦,铁路线由图纸上的一道道线条逐步变为现实。
  有一次在工地现场附近听到几位路过的阿姨用苏北口音交谈道“等这儿建好了,以后回淮安可就方便多了。”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铁路建设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技术的进步,更在于它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我们修建的不仅仅是一条条冰冷的铁轨,更是连接千家万户的纽带,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铁路是国家的动脉,是连接千家万户的纽带。”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我接过了父亲手中的接力棒,在铁路建设的道路上,逐渐理解了父亲那一代人的坚守与付出。他们用青春和汗水铺就了祖国的铁路网,让无数像我一样的人能够感受到铁路带来的智能与便捷。
  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铁路实现了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完美超越,总里程稳居世界第一。作为一名新时代中国高铁建设者,我将把“让中国高铁成为一张闪亮的世界名片”作为自己的职责使命,继承发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路先锋精神,加快推进宁淮城际铁路建设工程项目,全力助推“轨道上的江苏”建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将中国高铁网越织越密,勇做“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为交通强国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富联路777号 电话:021-80277881 传真:021-80277881 邮编:201906
中国中铁上海工程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1011808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