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15日
大桥上的师徒情
■ 陈涛涛
文章字数:1,016
  2018年7月,我从学校毕业,加入了中铁队伍,来到郑万铁路梅溪河特大桥项目,成为了“筑路大军”中的一员。
  郑万铁路梅溪河特大桥项目位于重庆市奉节县,一个偏远的西部小县城。时至今日,我还是会经常想起那个小地方,怀念和同事们一起顶着日晒,抱着图纸奋战在施工一线的日子,想念传授我专业知识和职业规划的领导同事们,尤其是我的师父。
  我的师父负责项目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及技术管理工作。梅溪河特大桥主桥设计为劲性骨架钢筋混凝土上承式提篮拱桥,340m主跨一孔跨越梅溪河,周围高山深谷陡坡,地形条件恶劣,桥梁结构极其复杂。作为郑万线重点控制性工程,被多次被评价为“天字一号”工程,施工难度非同一般。就是在这样不利条件下,师父带领我们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他经常对我讲:从事技术研究工作,必须长期沉的下心。
  最让我敬佩的,是师父对待工作细心、严谨的态度。时间回到2019年3月,师父安排我进行劲性骨架外包混凝土底模工作量计算。彼时的我,还是个“初出茅庐”的见习生,接到这么重的任务,心里既激动又胆怯。师父看出了我的顾虑,告诉我,“大胆地去搞,有我把关!”有了师傅的鼓励,我利用夜深人静的时间,对着图纸算量。10天后,我拿着手算的计算式和工程量向师父“交作业”。他抽查了三种不同截面的计算式核对,发现计算式里面分叉段底模宽度都是雷同的。他指出了我这个明显的错误,严厉地批评我,“计算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工况,从拱脚的双拱到合并段的单拱,两拱中间的间隙会越来越小,接近合并段的区间,底模一定会相互干扰,这时候就要将底模内侧的操作平台宽度做适量的调整。”师父一遍遍指导着我,“我们的方案设计最后是要落到现场实际施工中的,一定要有指导性意义,一定要方便现场施工,必须要把所有的可能性全部都考虑进去。这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工程负责!”最终,在师父的指导下,我前后三次对数据进行了重新修订复核。
  在实施过程中,师父带着我亲自登上船舶,对着质量验收表的要求一项一项检查质量控制要点,后面在大桥底模的安装时,我认真遵从师父指导,按照质量检查样表依次核对。底模从安装到施工完成,都未发生一起脱落或松动现象。经过这次实践,师父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也为我之后几年的工
  现在的我,已经从一名见习生成长为了项目工程技术部部长。部门里也有三个刚刚参加工作的见习生,我也会像我的师父曾经帮助我一样,去帮助他们成长。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我都将以身作则,为他们树立榜样,将中铁人良好作风一脉相承。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富联路777号 电话:021-80277881 传真:021-80277881 邮编:201906
中国中铁上海工程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1011808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