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七公司优秀党建案例:
“六个融入”赋能项目高质量均衡生产
  七公司郑济铁路(山东段)项目党支部牢固树立“融合思维”“大党建思维”,积极探索构建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长效机制,通过实施“六个融入”赋能项目高质量均衡生产。
  融入施工生产进度,组织“大会战”。项目党支部创新提出了“五联五共”工作机制,以“齐鲁大地党旗红”党建共建活动为突破口,邀请共建单位现场沟通解决施工图纸、红线拆迁等难题,得益于此,仅用四个月时间完成28公里征拆任务。同时,在项目桩基、承台和墩身“大兵团”作战时,项目党支部每天召开碰头会,集中机械230台(套)、人员近3000人进行大会战,助推项目月平均产值达1.23亿元,日均产值410万元,单日最高产值突破860万元。
  融入安全质量管控,筑牢“防火墙”。项目党支部选取二工区跨324省道(40+64+40)m连续梁作为安全管控“试验田”,成立由党支部书记任组长、现场副经理任副组长、党员技术骨干为组员的精品工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现场亮承诺,明确安全质量创建目标、细化连续梁工期节点任务,每天对作业队伍和现场管理人员进行班前安全宣讲,不定期开展安全生产专项巡查,先后迎来济南铁路局、上海铁路监督局以及全线观摩和检查32次,助推项目连续实现安全生产759天、信用评价3次蝉联“A+”,获评中国中铁“安全标准化工地”并得到新华社等主流媒体聚焦报道。
  融入一线难题化解,敢于“挑大梁”。面对急难险重任务,项目党支部敢于亮剑、勇挑大梁。跨高东高速是项目建设过程中安全风险最高、施工难度最大、浇筑时间最长的连续梁,且必须在3个月内完成施工任务。为此,项目党支部组织党员骨干经过充分论证,提出将挂篮施工变更为支架现浇,并将1名党支部委员和2名党员技术骨干编为一个小组,二十四小时轮流现场进行安全管控与技术指导。小组成员克服天气炎热、蚊虫叮咬多等恶劣环境,吃住在现场,平均每天参与交通疏导4.5小时,行走30000余步,期间发现和整改问题60余条,经过50多天的坚守,提前2天于7月2日顺利合龙。
  融入科研技术攻关,激活“源动力”。项目党支部将会议室搬到现场、将理论融于实践,与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联合成立党员科研攻关课题小组,采取“任务驱动、窗口切换、即时互动、自动保存”等四项工作模式,先后攻克了350kmh高速铁路沉降漏斗区域CRTSIII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岩溶地区百米桩基全液压反循环凿岩钻机施工等多个行业难题,研究立项省部级以上课题工法49项,其中,《郑济铁路跨越G220国道大体积连续梁施工BIM应用与研究》获第九届“龙图杯”全国BIM大赛二等奖以及西安市第四届“唐都杯”BIM应用大赛应用项目优秀奖。
  融入降本提质增效,献出“金点子”。项目党支部聚焦“效益提升价值创造”主线,由党支部书记陈晓辉牵头成立了创新工作室,在开展管理策划时,提出将管段内4榀非标梁变更为32米标准梁,减少模板投入2套,节约成本约200万元;在墩身施工过程中,提出将16个直坡墩变更为斜坡墩,节约成本约180万元;在碎石原材料采购中,提出用同质量同体积的花岗岩碎石替代容重较大的玄武岩碎石,增效约1600万元;在水泥原材料联采招标时,科学设定厂家准入资格,扩大潜在供应商范围,经过公开招标,水泥中标价平均每吨低于网价100元,每吨节约成本125元,累计增效约3000万元。
  融入作业队伍稳定,当好“催化剂”。项目党支部将党建工作与作业队伍管理深度融合,全程参与劳务队伍招标监督,与新引进队伍负责人签订共保合同并建立“双向”沟通机制,当好问题难题化解的“催化剂”。同时,通过建立农民工清单、开展岗前安全培训、与农民工代表定期座谈等方式,及时掌握作业队伍农民工权益保障和思想动态情况,先后开展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4865人次,实现全程零投诉、零上访、零伤亡、零堵门目标,助推项目率先完成首个墩身浇筑、首榀箱梁架设等十余个全线“第一”并先后获评中国中铁“优秀党支部”、集团公司“先进基层党组织标杆”等荣誉,实现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蒋波 郭改香)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富联路777号 电话:021-80277881 传真:021-80277881 邮编:201906
中国中铁上海工程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1-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1011808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