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生产经营
第03版:党建文化
第04版:综合副刊
标题导航
决战四季度决胜保目标
让农民工不再“忧酬烦薪”
桥梁与月亮
“蒲公英”翩翩起舞
冬
糖画小鱼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桥梁与月亮
魏子晗
曾经很欣赏北宋词人晏几道《临江仙》中的一句,“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诚然,明月本是自然风光,却因总被寄予各种意象情怀,便也成为天赐的风物。长相思不仅在长安,还在明月,那是无数国人魂牵梦萦的天外之所,浪漫的传说与遥寄的思念共同构成了这个素未谋面的第二故乡,使其趋近于一座神魂的归所。
桥梁就如同屹立在地面上的月亮。无论是高架桥还是公路桥,风雨桥还是过江桥,它们都充盈着计算而得来的优美曲线,影子或倒映江面,与波纹萦绕的皎洁月光争辉;或倒映大地,为土壤中的微小生命荫蔽一方净土……无一例外的,这象征圆满的桥梁的影子,也倒映在渴望归家之人的心上。
父亲就曾在铁路桥项目工作,我常常能从视频电话中端详出他渐渐改变的面貌。远离家乡的饮食习惯使他颇不习惯,我与母亲一起打趣说原本胖胖的,现在瘦了些也好,父亲正色的说,为了铁路修建,这些又算得上什么呢?
行路难,行路难。那些架桥修路的人也会在明月夜里遥望有亲人居住的远方,几经踯躅后心里想的却不是艰苦环境“多歧路,今安在”,而是同一作者笔下流传更广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他们也想家,可是责任在肩,他们与亲朋的分别正是为了从今往后更多的人不再忍受别离之苦。
月亮寄托了太多的人文情怀,桥梁亦是如此,这正是因为修建这些桥的人都有着一颗赤子之心。月亮是难以触碰到的,这些身边的英雄却是不同,他们有一种可触碰到的温暖,和一类舍小家为大家的生活态度。作为桥梁的修建者,他们抛却了普通人的一面,以全部的行动展现出创造者们最好的精神与风骨,与桥梁一同永垂不朽。
如今的我也能为《临江仙》填上新词——而今桥梁长,游子归故乡。那一道道驰骋着快车的桥梁像是祖国大地的血脉筋骨,奔行在无垠的旷野,跨越过奔流的江河,串连千山万水,勾勒烟火人间。明月寄托的情思不再是游子的眼泪与呼唤,漂泊他乡的旅人亦能够乘着迅捷的列车,回到梦寐不忘的故乡。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富联路777号 电话:021-80277881 传真:021-80277881 邮编:201906
中国中铁上海工程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1-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1011808号-1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