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生产经营
第03版:企业文化
第04版:综合副刊
标题导航
王建营作交流发言
吴阿勤到东部区域经营总部、三公司、一公司开展调研工作
陈云到北京地铁12号线检查指导工作
王建营到建筑公司、三公司调研工作
图片新闻
连续5次 累计9次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中铁召开深化改革三年行动工作推进视频会议
王建营作交流发言
上海讯
3月24日,中国中铁深化改革三年行动工作推进视频会议在股份公司总部召开。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建营、分管领导班子成员,各部门负责人,企发部全体员工通过视频连线在集团公司总部基地第一会议室参加会议。
王建营代表集团公司作为4家发言单位之一作了题为《系统推进市场化用工改革激发企业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的交流发言。王建营指出,集团公司始终认真贯彻中国中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和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工作部署,以加强岗位管理为基础、以规范劳动关系为重点,逐步构建了以“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市场化退出”为主要内容的用工体系,持续激发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一是健全制度体系,搭建四梁八柱,绘制改革“路线图”。2020年全面推进三项制度改革以来,先后制定和修订了《员工管理办法》《机关普通管理人员管理办法》等16项制度,优化了员工录用、劳动合同签订、绩效考核、员工退出、非在岗员工清理等一系列管理流程,实现了企业用工制度与国家法律法规的有效衔接。进一步规范劳动合同文本,细化劳动纪律、合同期限、终止条件、违约责任等条款,让员工充分认识到劳动合同既是维护合法权益的保障性契约,也是续签、变更、解除的约束性依据。二是拓宽选拔渠道,把好选聘关口,建强发展“生力军”。积极探索“产学研”一体化新模式,通过组建现代学徒订单班、建立就业实习基地、推行校企联谊共建等多种形式,把好院校招聘入口关。近两年累计招聘高校毕业生2863人,其中“双一流”高校及传统铁路院校毕业生占比29.7%。通过进一步明确人才引进条件,严格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会议研究等引进程序,把好社会人才引进关。近两年累计引进社会人才437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89.5%,五大央企员工占比80.5%。三是优化机构定员,推行全员竞聘,激活内部“动力源”。以岗位公开竞聘为抓手,有序推进内部人才合理流动。压减机关编制,狠抓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将管理力量向一线倾斜,全力营造各级干部合力干事的良好氛围,推进两级机关“去机关化”改革。开辟双向选择通道,对职能部门人员按照“择优配置、双向选择、公平竞争”的原则,推行全员竞聘上岗。2020年,集团公司两级机关共有820人通过公开竞聘形式走上新的岗位,193人被分流,形成了人才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四是聚焦关键指标,分类精准施策,用好考核“指挥棒”。建立健全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员绩效考核机制,明确了不同层级岗位关键考核指标,实现考核全员全覆盖。将市场开发和市场维护作为经营系统人员的关键考核指标,对指标完成低于65%的经营机构和个人,一律取消当年绩效薪金。分别与11家三级公司签订《三年建设方案》责任状,实现了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全覆盖,并与三级公司党政主要领导的岗位紧密挂钩。大幅提升普通员工浮动工资占比,其中两级机关员工浮动工资占比达65%。将自主开发的绩效考核系统纳入中铁E通平台,实现全员线上考核。五是敢于动真碰硬,稳步推进实施,打好淘汰“攻坚战”。坚持业绩导向,严肃运用考核结果;对考核评价末位的中层领导人员进行谈话提醒,对中层正职连续两年排名后两位、中层副职连续两年排名后三位的,调整岗位或降职使用。近两年,共计约谈中层干部28人次,降职处理4人;将考核不称职或连续两次排名末位的员工调出机关;对劳务派遣员工实行分级管理,年度考核得分排名前30%的一级劳务派遣人员,择优推荐参加转录考试;排序在后5%的退回派遣公司;畅通市场化退出渠道,进一步细化员工行为规范、劳动纪律和奖惩依据,明确员工不胜任岗位要求的认定标准。同时,合理有效运用法律法规,积极稳妥清理非在岗人员。2021年,清理非在岗人员22人,市场化退出258人,市场化退出率2.58%。六是围绕效率效益,布局协同增长,建立用工“主抓手”。建立了季度人工成本分析机制,牢牢抓住人均营收、人均利润、人事费用率等指标,引导各单位稳步提升效率效益。员工总量与各单位人均营收、人均利润挂钩,按照“调控总量、盘活存量”的思路,对员工总量实施动态管理,并将人才引进计划向发展快、效益好、质量高的企业倾斜。“一企一策”分析非在岗人员结构,制定合理的压减方案,在稳定、合规的基础上,压减非在岗人员,进一步优化员工队伍结构。
王建营表示,通过持续深化改革,集团公司有效推动了企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以来,企业营销额连续突破千亿元大关;营业收入大幅攀升,入选国资委“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标杆创建行动标杆企业”,位列上海市2021年百强企业第42名。
(家杨)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富联路777号 电话:021-80277881 传真:021-80277881 邮编:201906
中国中铁上海工程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1-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1011808号-1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