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讯 近年来,一公司认真落实集团公司产改工作部署要求,坚持强化思想引领、聚焦素质提升、健全保障机制,扎实推进“产改”工作。
强化思想引领,凝聚奋进力量。加强党建引领。构建“党委领导、工会牵头、部门联动”的产改工作格局,组织产业工人党员开展技术攻关、科技创新、学技练功等活动。深化宣传教育。定期举办“勇当开路先锋”劳模工匠宣讲活动,广泛宣传劳模先进事迹,激励广大产业工人建功立业。2025年,共举办劳模宣讲活动35场,参与工人达1200人。丰富文化生活。建设职工书屋、活动室等场所,积极开展“工匠杯”“百场体育送现场”等活动,丰富产业工人业余文化生活。2025年,金华枢纽项目建设了全局首个产业工人社区,涵盖警务室、医务室、积分超市等功能房。
聚焦素质提升,打造过硬队伍。完善培训体系。联合芜湖职业技术大学揭牌成立产业工人实训基地,共同开展技能人才培养、考证取证等工作,打造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和联合培养育人模式。2024年,蒲东海、代侠飞先后荣获金华市“金蓝领”、中国中铁优秀安全卫士荣誉。开展技能竞赛。定期举办公司测量、试验、BIM、电工等技能竞赛,并选派优秀选手参加上级单位技能比赛。边才如在浙交集团“同心杯”技能大赛荣获二等奖。建立创新工作室。加强专家型创新工作室建设,聚焦运架、盾构、桥梁、隧道施工等重点领域,组织产业工人围绕工艺工法创新、节能降耗增效广泛开展“五小”创新活动。近年来,共有4个创新工作室被上级和地方工会命名挂牌,2项职工创新成果分别获评股份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成果一、三等奖。
健全保障机制,维护合法权益。落实关心关爱。持续落实“十送关爱”工作机制,扎实开展好“夏送清凉”“冬送温暖”慰问活动,并将核心产业工人全面纳入帮困助学等服务范围。强化薪酬激励。下发《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导意见》,坚持多劳多得、按劳分配原则,明确产业工人收入与工点产值、形象进度。畅通发展通道。选拔业务扎实、业绩突出的一线产业工人,担任工点、班组等机构负责人,为产业工人提供更加广阔的干事创业平台。其中,王开峰从普通产业工人,逐步成长为桥梁施工专家,现任桥梁项目部项目经理,曾荣获芜湖市“五一劳动奖章”和中国中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刘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