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最可爱的人”

字数:1,102 2025年10月31日
  凌枫
  尊敬的抗美援朝战士们:
  您好!2025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纪念日。七十余载光阴,一代代青年捧读着你们的故事成长,在一次次回望中读懂“英雄”二字的重量、在一次次思索中明白“脊梁”二字的担当。“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口号声依然振聋发聩,你们用热血和生命书写的传奇,将始终在历史长河里熠熠生辉。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简单的八个字,是你们用生命践行的誓言。75年前的寒冬,鸭绿江大桥上寒风呼啸,身前是零下几十度严寒和装备远超我们的敌人,身后是渐远的家乡、亲人含泪的目光,但你们的每一步都毅然决然,眼神里满是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牵挂。你们带着这份赤胆忠诚,打赢了上甘岭战役、长津湖战役等无数次大小战役,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更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身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像你们一样,坚定“矢志不渝跟党走”的信念与决心积极响应号召、主动贡献力量,让忠诚的脊梁挺得更直,让信仰之光永远照亮前行路。
  彭德怀元帅常说“我们打仗,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句话藏着最朴素也最动人的初心。你们是战场上无畏的勇士,也是心底藏着柔软的普通人,这份柔情,藏在你们写往家乡的家书里、藏在牺牲前最后的呐喊中,更藏在每一次冲锋向前的背影里。我曾读过黄继光烈士的家书,泛黄的纸张已经氤氲了字迹,他在信中写道:“男有决心在战斗中为人民服务,不立功不下战场!最后,请母亲大人及全家人等保重身体… …”他扑向敌人枪眼时,脑海里闪过的,或许是母亲慈祥的笑容,是同胞过上安稳日子的模样,他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兑现了铿锵誓言,也把对家人的柔情、对家乡的眷恋,化作了前行的勇气和担当的决心。这份风骨、意志和胆魄,穿越七十余载时光依旧滚烫,每每面对挑战与考验,我都会想,如果你们生活在新时代,该如何做、会如何拼呢?不知不觉间,内心就充盈着力量,有了无惧失败、无惧险阻的底气和昂扬。
  如今,硝烟散尽,和平年代的“使命”换了模样。面对钢筋水泥的战场,或许我们不会留下惊天动地的誓言,但会把“不立功不下战场”的信念,变成“不达标不验收”的准则;把对家国的眷恋,变成对每一寸管线、每一道焊缝的较真。修好的每一米地铁,都是延续英雄“为老百姓过好日子”的初心——这既是对千万市民出行期盼的回应,也是对家人牵挂的无声作答。我们会像你们一样,以奋斗为笔、以担当为墨,在新时代的战场上续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华章。
  落笔至此,窗外已是万家灯火,岁月静好。写下这封信,既是想向你们道一声迟到却热烈的感谢,更想告诉你们: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会以平凡坚守续写担当,用民生工程筑牢希望,这便是我们工程人对英雄精神最深情的传承。
  您们精神的继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