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公司坚持“一切工作到项目”,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聚焦“效益提升、价值创造”,突出效率效益导向,强化大商务体系建设,抓实抓细市场经营、管理策划、成本管控、清收清欠以及激励考核兑现,持之以恒推进大商务管理落地见效。一公司中标项目利润率显著提升,包银铁路等多个大体量项目扭亏为盈,项目经济效益明显好转,企业运行质量不断提高。
完善组织体系,提升商务能力。公司配置专职副总经济师,强化重点项目标前经营策划、收尾项目竣工结算策划跟踪落实及审价审计对接。落实铁路项目及路外重点项目商务经理应配尽配。成立铁路、城轨及市政房建3个综合管控组,强化项目施工组织、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等全方位过程管控。编制《工程项目降本增效案例汇编》《工程项目变更索赔指导手册》《施工工艺手册》等工具书,为项目落实效益管理目标提供操作指引、路径方法。公司招采中心整合各项目分散采购现状和需求,扩大集采范围,通过真招标真比价,实现以量换价,减少采购频次和供求对接成本。由公司招采中心到项目组织现场招标,进一步发挥议价优势,通过谈判或二次招标实现动态调价降本。项目管理按照“前期少上人、大干上足人、收尾快减人”思路,通过“严控项目人员配置、区域化管理、及时撤并铁路项目分部”等,有效压降项目管理费,如芜湖区域4个项目配置45人,鄂州区域6个项目配置48人。
做好收入管理,扩大创效空间。强化标前经营策划,提升中标项目质量。两年来,一公司扎实开展拟投标项目标前成本测算,共完成429个项目556个标段标前成本测算工作,通过拟任“铁三角优选标段、深入开展标前经营策划、跟踪概算编制、协助业主制定招标文件提升支付比例”等,切实提升中标项目质量。加强变更清算管控,提高二次经营创效能力。通过强化工程实体数量管控,做好工程量正负量差消化工作,确保实现效益再提高。重视过程管控,通过下达变更索赔年度计划、每周交班会通报、商务管理专家督导等多项举措,确保施工图出图、预算编制、设计优化、变更设计等策划得到落实。不断加强收尾项目清算,通过公司带队到项目开展竣工清算策划,强化过程督导推进,以及开展“ 清收”专项行动,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间节点,及时组织变更清算考核兑现,确保清算策划落实。坚持提升项目变更索赔创效能力原则,通过公司与项目共同制定变更索赔策划和奖惩措施,充分激发项目变更索赔创效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切实提高项目创效能力。严格落实项目经理亲自牵头对接设计院、审价、审计单位,推动重大变更事项,提高策划落实率。
强化成本控制,夯实创效基础。通过现场会、专题会、工作会等以会代培,增强公司全员成本管控意识;要求公司分管领导参加分管项目经济活动分析会,做到100%全覆盖,提高项目经济活动分析会质量,真实掌握项目经济运行动态。坚持公司、项目两级共同学习合同、清单等商务资料原则,重点关注“盈利点、亏损点、风险点、机会点”及合同范围、工程变更与索赔等条款,过程围绕重点关注事项商讨相关对策。坚持实行集约化、规模化分包业原则,通过增大劳务分包金额,严格控制分包队伍数量、质量以及项目管理人员进出场,项目管理费用得到有效压缩,人均产值逐年提升。坚持劳务合同应包尽包原则,对项目不得采购的辅助材料和不得租赁的机械设备范围进行了明确,切实做到压实劳务分包队伍责任,堵塞项目效益流失漏洞,提升项目经济效益。坚持公司招采中心到现场开展招采工作原则,负责组织项目物资市场调查、采购策划、招标及合同签订等系列工作,完成对项目大宗材料等使用材料的集中招标采购,降低采购成本。
推进精细管理强化要素管控。改变招标控制价确定策略,由公司招采中心和商务管理部到项目现场组织不少于5家队伍进行充分报价竞争,根据报价结果结合队伍考察,确定招标控制价,再进行线上招标,实现充分竞争降本。加强物资成本管控,贯彻落实集团公司钢材、水泥战略采购,建立大宗材料市场调查价格台账,每季度对所有大宗物资进行市场询价,及时启动重新招标或降价谈判,将集采范围扩展到钢模板、活动板房、钢筋棚、料仓封装等物资,将安全防护类常用辅助材料进行分类分批招标,逐步实现辅助材料厂家直供目标。挖掘既有资源潜力,实现地材自加工降本,率先探索梦诚算量软件从工程量“算量、用量、控量”三个维度以及“技术、商务、物资、劳务、工管”五个系统贯通管理,确保分包、物资数量可控。
加强考核激励,助力降本增效。修订《工程项目业绩考核办法》,将物资、试验、安全总监等关键岗位享受项目副职待遇人员全部纳入考核,极大激发项目主要管理人员降本增效积极性,2023、2024年项目年度绩效考核兑现率大幅提升。修订项目员工薪酬管理办法,将绩效考核中的完成产值比修改为完成人均产值比,促使项目自觉主动控制管理费。强化收尾清算考核兑现,修订工程项目考核办法,将原先竣工经审计后进行超额兑现修改为预兑现、竣工兑现和终期兑现三个阶段,充分激发在建项目降本增效积极性。 (翁宁瑶 曹俊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