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人生的旅途中,我的身边始终伴随着“师者”的指引与陪伴。他们不仅以渊博的学识引领我们走进知识的殿堂,更以亲身经历为我们传授做人与处事的智慧。面对困境与挫折,他们以无私的奉献为我们指点迷津,助我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父母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在童年的记忆里,父母总是对我施以无限的呵护与耐心。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从不厌其烦的答疑解惑到一遍又一遍地教会我生活技能。他们总能通过自身的言行,潜移默化地传递着坚忍不拔的精神、勤俭节约的美德、诚实守信的准则……正是孩童时期的宝贵经历,为我扣好了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出了人生稳稳的第一步。
步入校园,仿佛进入一片繁花似锦、竞相开放的苗圃,学校的老师就是精心呵护花朵的园丁。手握三寸粉笔、立于三尺讲台,他们犹如生命中的灯塔,以无私奉献的精神照亮前行的路,用真情实意为莘莘学子拨云见日、指点迷津。19年漫漫求知路,我在与老师们的交流中不断接触新知识,思维和眼界也在学习和探索中获得提升。
今年7月,从研究生毕业的我步入工作岗位。尽管曾经的工作经验为我树立起些许信心,但在此前从未涉足的党群工作面前,我很清楚,自己依旧是一名“小学生”。细致严谨的公文格式、字字推敲的新闻稿件、缜密周到的办会流程……看似简单的日常工作,于我而言都像是厚重的大门,费力推开后仍是陌生的世界。那段日子里,电脑屏幕上的光标闪了又闪,像我悬在键盘上的手指,迟迟寻不到落笔的勇气。
值得庆幸的是,公司的“导师带徒”制度为我还有同期的伙伴提供了助力。有了业务技能导师的悉心指导,再加上和职业生涯导师的交心面谈,让基础薄弱的我很快适应了单位的工作节奏,并为自己未来几年的发展规划出明确的方向。
“努力值得表扬,但也不必急于求成,写作本就是长期积累的过程。”每当我陷入迷茫,总能想起导师的温言鼓励。他并不急于看到我取得耀眼的成绩,而是希望我反复打磨和沉淀。从第一次独立撰写新闻,到第一次在集团报刊中稿,从第一次担任企业展厅讲解,到第一次在集团演讲比赛获奖……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却让我经历了如此丰富的入职体验。渐渐地,我在积累的过程中沉下心来,从阅读中汲取着作者的写作智慧,也在思考中孕育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何为传承?”我常常这样想。是孩童呱呱坠地时,继承自父母亲的容貌与性格,还是校园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师生情谊,亦或是岗位上一声声“师傅”“前辈”背后,一起加班攻克难题的努力。我想,在我的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传承和奉献,如同一条条铺就铁路的枕木与钢轨,即使沉默无言,却能扛起千钧重量,尽管如此平凡,却构筑起这个时代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