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6日,一公司参建的杭温高铁正式开通,“轨道上的长三角”进一步提速。 编者按: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五年来,中铁上海工程局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在铁路施工、水务环保、城市轨交、科技创新、区域协同、属地经营、物资集采等多个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示范性的实践成果。集团公司党建工作部特别推出“喜迎党代会奋进新征程”专题报道,聚焦各单位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突出成果与典型经验,全面展现各单位五年来砥砺奋进的辉煌篇章!
大道通衢连四海,铁脉纵横贯九州。“十四五”以来,一公司以“开路先锋”的壮志豪情,在祖国广袤大地上铺就一条条钢铁巨龙。从白山黑水到江南水乡,从草原戈壁到异国河畔,五载春秋里,一公司铁路施工版图不断拓展,累计承建铁路相关项目28项,合同总额突破627亿元,完成产值超435亿元,施工总里程超过552公里,用实绩诠释着央企的使命担当,在新时代中国高铁版图上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产值攻坚显担当:铁军挥戈拓通途】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五年来,一公司秉承“传承超越、务实争先”的信念,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铁军精神,在产值攻坚中屡创佳绩,成为铁路建设市场的“王牌之师”。
在三江平原,牡佳高铁建设者们与严寒赛跑。项目位于我国最东端高铁线路,全年有效施工时间不足200天。建设者们9月进场,44天实现首桩开钻,运用BIM技术管控进度,在冻土层上建起372公里高铁大动脉。
洋吕铁路的攻坚更显铁军风采。项目团队两年半完成12.25亿元施工任务,提前三个月收官,创造日产330万元的纪录。跨洋通高速特大桥96米钢桁梁一日内精准到位,56米钢桁梁安全吊装,“双节点”突破的背后,是百台机械连轴转、员工轮班倒的拼搏。
五年来,公司参建的常益长、杭温、沈白、匈塞等高铁项目均超额完成施工计划,累计斩获业主贺信38封、绿牌26张,在10余个省区树立起“中铁上海局”的金字招牌。
【科技赋能强管控:智创未来提质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公司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推动铁路施工从“传统制造”向“智慧建造”跨越,用技术赋能工程管控。
沪宁合高铁启东制梁场则演绎了“智能创造”的升级。作为国内首座铁路装配式桥面系智能工厂,这里的机器人流水线一键启动后,8名工人即可实现量产,较传统工艺减员22%。通过新能源设备替代燃油机械,实现一天仅耗电120度,帮助项目成功摘得“中国中铁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桂冠。
金华枢纽的智能悬臂造桥机,更是将“智能建造”推向新高度。这台集承重体系、模板体系、液压系统、电器控制与信息化监测于一体的“钢铁工匠”,一键指令即可完成自动走行、脱模、调模,施工效率较传统挂篮提高50%以上。全封闭防护平台配备“五维”防护系统,风险响应速度比人工快20倍,成为桥梁施工领域的“安全标杆”。
五年来,一公司铁路项目聚焦“绿色建造”“专精特新”“两新一重”等新领域,累计取得科研成果43项,获专利28项,智能化设备投入超1.2亿元,施工效率平均提升35%。
【提质创效促发展:精打细算谋长远】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一公司以大商务管理为抓手,通过精细管控、开源节流,实现铁路项目提质创效,为企业发展注入动力。
包银高铁的“精管细算”堪称典范。项目团队一进场便锚定“降本不减质”目标,召开专题经济活动分析会,量身定制32项成本管控举措:如依托当地丰富的粉煤灰资源,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单方便实现15元成本节约,累计省下材料费超180万元。一系列务实举措让项目连续三年超额完成业主投资计划,助力公司成功中标包头站站房改造等后续工程,金额达1.04亿元,。
南京枢纽铁路的成本管控则展现了“体系化创效”的智慧。项目团队构建起全链条成本管控网络:从公开比价时的货比三家,到二次议价中的寸土不让;从集中批量采购实现的规模效应,到严格限价与合同条款的刚性约束;从施工方案优化带来的源头节流,到现场精细化管理减少的点滴浪费,每一环都凝聚着“精打细算”的匠心。通过这套组合拳,在钻孔桩与钢板桩施工、地材采购二次谈判等方面节省超千万元,不仅守住了质量底线,更擦亮了管理名片,成为大商务管理在工程项目深度落地、效能倍增的典范。
五年来,一公司铁路项目通过优化方案、材料管控、技术创效等举措,累计降本增效超3亿元。
【党建引领聚合力:党旗高扬映初心】
“党建红引领建设红,同心筑梦共前行。”一公司始终将党建工作贯穿铁路施工全过程,以“党建+”模式凝聚内外合力,让党旗在施工一线高高飘扬。
玉磨铁路的大山深处,党支部书记韩来峰的“谈心罗盘”成为凝心聚力的法宝。面对工期滞后、地质复杂的困境,他两年间与117名员工敞开心扉,把“一带一路”使命与员工诉求相融,并带动丫口寨180名村民务工,让项目荣获“万企帮万村”先进称号。
杭温铁路的“富春江畔党旗红”主题活动同样精彩。项目党组织成立党员征拆先锋小组,党员带头逐户宣传政策,两个月实现首桩开钻,半年完成全部临建。在木匪岭隧道施工中,“党员干部盯岗”制度让10公里长隧的光爆效果显著改善;跨杭黄铁路特大桥合龙时,党员突击队连续72小时值守,确保T构转体精度控制在3毫米内。
从“党员先锋岗”到“党建联建点”,五年来公司铁路项目累计开展党建活动200余次,解决地方难题130余件,真正实现了“修一条铁路,建一座堡垒,连一片民心”。
【铁肩担道向未来】
时序轮替中,总有新的征程在召唤。如今,包银高铁的钢轨已映出草原的晨光,沈白高铁的隧道正迎来林海的春风,两条钢铁大动脉即将呼啸启程。南京枢纽的焊花点亮长江之畔,金华枢纽的道岔正编织着浙中交通网,哈铁铁路的路基在黑土地上延伸——千余名建设者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干劲,在新的战场续写传奇。站在党代会召开的新起点,一公司将继续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祖国大地书写更多“铁脉纵横”的传奇,让“开路先锋”的旗帜永远在高铁沿线高高飘扬! (张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