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企业重点工作安排

字数:3,795 2025年01月27日
  2025年,要全面贯彻陈云书记“五个更加注重”“五个持续提升”的重要部署,聚力推进陈文健总裁强调的“八项重点任务”,围绕王书记在讲话中明确的全年奋斗目标,达到“一增一稳四提升”,锚定“经营质效巩固提升,企业发展行稳致远”年度主题,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进工作总基调,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深化改革创新,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1.要以国企改革激发企业发展活力。要认真谋划“十五五”发展规划。奋力推进“十四五”规划任务目标,为“十五五”发展规划提供思路。扎实谋划三级公司“十五五”期间振兴发展行动,确保振兴发展行动取得实效。要有力有序实施瘦身健体。按照“人岗匹配、精简高效”原则,优化两级总部员工人数上限,要公开竞聘、择优录用,优化调整工资总额,对员工数量、薪酬分配进行适应性调整。加强员工总量控制,健全与企业业绩紧密关联的市场化用工总量决定机制,坚持“优胜”与“劣汰”并重,精简冗员、提高效能。要加快推进事业部市场化运营管理。企业发展部、人力资源部要加快制定完善投资事业部、国际事业部、检测事业部业绩考核办法,按照深化改革要求,精干高效、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薪酬总额、人员总数都要严格控制,并动态优化。
  2.要以三级公司建设夯实企业发展根基。要加强战略引领。建立三级公司主责主业长效监督工作机制,明确综合工程公司专业化发展方向、“两新”业务发展方向和专业性三级公司“专精特新”培育方向。要统筹开展三级公司振兴脱困专项行动。加大对困难工程公司的帮扶力度,处理好短期救急与长远发展的关系。要明确高质量发展导向。进一步将营销转化率、营业收现率、现金流等高质量发展指标纳入考核内容,强化经理层成员和契约化管理刚性兑现,清晰界定“退出”标准。
  3.要以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要加强实用性课题筹划。围绕主责主业,集中精力聚焦打造核心能力,开展实用技术研究,致力技术产品迭代升级,做好实用技术成果推广,拓展应用创效场景。要筹划高层级平台建设。推进科研项目协同研发,确保国家专利优势企业验收结果为优秀,5个股份公司研发分中心确保年度优秀。要加快战新产业布局。积极融入国家战略,紧跟资金投向,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拉动的大项目建设。在节能环保、地下空间开发、低空经济等领域加大投入、加快发展,形成核心优势;在地铁综合维保、桥梁维养、公共住房运营、水务运营等领域,探索实施可持续盈利的业务新模式,形成新的稳定现金流。
  二、抢抓市场机遇,稳住高质量发展势头
  1.要在市场竞争上掌握主动权。深耕属地市场,巩固属地市场“大本营”,在业务领域形成“护城河”,健全属地化管理体系,完善属地化运行网络,着重加强属地化品牌培育。以“两度一大”为牵引,重点经营在建项目聚集、企业资源丰富、区域经济发达的城市,力争未来3年承揽额超20亿元、超50亿元、超百亿元城市有所突破。深挖市场需求,关注政府所需所求,努力成为政府的新型智库,为客户提供更多高端服务。紧跟“投建营”一体化趋势,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审慎开展投资经营,切实防范投资风险,努力提高投建杠杆比,确保最终施工利润率。严格把控经营质量,强化标前策划,完善评审机制,加强“慎投”类项目评审;完善交底机制,有效传递一次经营成果、二次经营要点。
  2.要在传统板块上展现新作为。铁路板块,要提前对接各路局、客专公司,超前谋划、提前介入,精选项目、优选标段,积极跟进出疆入藏、沿江沿边沿海干线、货运铁路强网补链扩能,以及高铁、城际、市域铁路与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建设。公路板块,要充分利用好公路特级资质,加快业绩积累。要重点转向存量市场更新完善和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增量项目,加快拓展普通公路、低等级公路、乡村公路市场,由传统土建施工向机电安装、维修养护、运营管理全产业链延伸。房建市政板块,要紧盯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超前谋划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等领域。城轨板块,要发挥好集团公司优势,摸清各地城轨项目清单,确保重大项目不落空。
  3.要在新兴产业上实现新突破。力争“第二曲线”业务实现逐年提升。新能源板块,要围绕水利水电、清洁能源、光伏发电行业,力争每年斩获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产业园区板块,要围绕园区改造升级、“三大工程”协同联动等新兴业态,加快形成综合性解决方案,积极打造低碳园区、智慧园区。矿山开发、乡村振兴等业态要积极探索经营模式,聚力打造标杆性市场、标杆性客户、标杆性企业,不断塑造增长新动能和竞争新优势。
  4.要在海外市场上谋得新发展。坚定“向海兴企”战略不动摇,做到海外资源优先保障、海外业绩优先考核、海外人才优先发展,勇争中国中铁“海外经营排头兵”。加快打造核心支柱市场,积极拓展产业链条,加快推进矿山、水利水电、港口物流等产业植入,实现差异化发展突破、全产业链整体输出。把风险防控放在首位,充分研判风险,加强后台管控和人才梯队建设,稳妥有序推进海外项目发展。
  三、狠抓生产运营,筑牢高质量发展核心
  1.要坚持高效优质履约。准确梳理在手项目,全力督导推进未开工、停工项目早日动工,持续加强重点项目督查,已开工、条件好的项目要达产超产。强化履约监管,重点抓好保开通项目,既要抓好收口工程,又要兼顾克缺消缺工程;高度关注工期紧张项目,确保架梁线路、大跨连续梁等关键节点按时完成;持续加强高风险项目和工序施工管控。要加强信用评价管理。常态化开展铁路日常红线管理工作,确保2025年双“A”目标不动摇。
  2.要构建高效的项目管理体系。要压实三级公司、项目层的主体管理责任。评估三级公司后台管理水平,测评项目主管生产的班子成员能力,健全完善项目副经理末位调整、不胜任退出和项目经理考核选拔机制。要用好调度指挥中心平台。重点项目、重点区域的实时视频要全覆盖接入总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总部生产系统要落实好带班值班制度,与三级公司后台管控、管控组现场检查保持信息对称、有效沟通。要推动数智赋能升级。加快智慧工地建设,推动智慧建造水平和项目现场管控方式稳步提升。落实股份公司碳达峰战略规划,加大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
  3.要坚守安全生产底线。要压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全面梳理修订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打通“三管三必须”落实壁垒。要落实风险调度工作。持续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预控”体系建设,及时排除重大安全隐患。要夯实一线安全防控系统。严格落实终端安全管控规定,开展分包队伍安全考核评价。建立健全质量红线管理、环保动态监控常态机制和缺陷责任追究机制,杜绝重大质量和环保风险。
  四、专注资产质量,践行高质量发展要求
  1.要坚持目标导向,紧抓效益主线。以劳务、物资分包管理为主线,杜绝“未招标先进场施工、未签合同先供料以及虚假招标问题”。要完善严管严治的分包分供管理体系。全过程加强劳务、物资分包管理,优化全局价格指导体系,提高分包限价下达的时效性和准确度。加强招标中心建设,加大违规结算整治力度。要建设更具韧性的现代供应链体系。强化供应链建设和集采管理职能,将三级公司、项目部的采购权能收尽收。要确保经济活动分析数据的准确性。以各单位、各项目2024年底经济数据为基准,定期抽查各单位、各项目经济活动分析资料。
  2.要坚持问题导向,守住成本底线。要常态化开展“双清”工作。各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明确领导包保项目,强化清收清欠考核奖惩。要强力治理亏损项目。加力实施专项治理方案。要前置审计监督和追损问责。树立“有损必追、有责必问”的鲜明导向。
  3.要坚持结果导向,把牢现金流生命线。要强化全过程资金管控。加强现金流管理与考核,加强过程结算、完工结算及工程收款全流程质量管控。要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以“增现金、降负债、控风险”为目标,以“财商法采”四融合为抓手,开展“降负债攻坚三年行动”,确保刚性负债每年下降。要大力推动全方位降本增效。坚持勤俭办企,坚守“增收节支、降本增效”原则,确保管理费较去年再压降。
  五、强化基础保障,优化高质量发展生态
  1.要坚持主旋律、正能量。进一步巩固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强化政治监督,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聚焦,为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生态。狠抓执行力建设,坚决从快落实集团公司各项部署、问责处理等要求,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打折扣、搞变通。
  2.要坚持聚人才、强队伍。系统化开展人才梯队建设,优化人才培育管控机制。提前谋划未来三年工程技术人才建设方案,加快水利水电、港口码头、矿山开发等新领域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推动落实海外人才发展优先、制度保障优先、薪酬待遇优先政策,健全海外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培养机制。要以薪酬机制改革、专项奖励改革为抓手,进一步优化精准激励政策,激发干部员工干事创业激情。
  3.要坚持防风险、查隐患。防范稳定风险,针对中小企业“两拖欠”治理,严格落实无分歧欠款第一时间清零要求。防范资金风险,坚持应收应付一起管,严防债务兑付风险,严控融资信贷规模。防范失泄密风险,坚决做到“涉密不上网、上网不涉密”,紧盯JR、海外等重点领域、易发环节,确保不失密不泄密。
  4.要坚持惠民生、聚人心。进一步推进精文减会、检查“瘦身”等减负举措,关注员工工资按期发放、福利待遇合理分配等问题。大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工作,改善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海外职工工作生活条件。抓好乡村振兴、抢险救灾、帮扶济困工作,及时兑现农民工工资,做好分包分供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