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生产经营
第03版:党建文化
第04版:综合副刊
标题导航
决战四季度决胜保目标
让农民工不再“忧酬烦薪”
桥梁与月亮
“蒲公英”翩翩起舞
冬
糖画小鱼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糖画小鱼
■ 刘志强
“老友跨南北,琥珀跃龙门。”我在朋友圈刷到这样一条动态,家乡的老友惬意地分享着她的生活。
图片里,半透光的鲤鱼轻盈地在竹签上伸展身躯,作出飞跃的模样;黄糖温暖的色调模糊了城市的霓虹,为画面增添了一层怀旧的滤镜。
这像极了我记忆里勾勒出的童年场景。木质箱笼,黄铜小锅,彩绘转盘,加上一位“糖画爷爷”。
爷爷六十来岁,鬓角斑白,时长穿着半旧衣衫。也许是因为常年与糖相伴,他的笑容也浸出甜味,每一缕皱纹都慈祥和蔼,在孩子的眼中格外可亲。放了学,爷爷的摊位总是聚集着最多的人,孩子们循着浓郁的糖香直奔摊前,大多数孩子只为一睹糖画爷爷的造画奇迹。
付了钱的孩子会取得其他人暂时的瞩目,小小的手高高举起,好像会获得与众不同的力量一般,骄傲的他们迫不及待地拨动指针,大家的视线又落回转盘的彩绘上:兔子、蝴蝶、鹰……颤悠悠的木头指针与“蝴蝶”差了毫厘,稳当地落在旁边的“仙桃”图案上,周围便响起孩子们齐刷刷的叹气声。糖画爷爷见指针停的妥当,手上一舀、一抹、一转、一抬,大而薄的“寿桃”便随着老爷子口中“长命百岁,万事如意”的吉祥话,递在了孩子的手中。
倘若有人转到了“龙”或“凤”,那可是转盘上最光荣的头彩!孩子们铁定会爆发出一阵有着掀摊儿阵势的欢呼,这可是唯二、双面的、需要两根竹签支撑的大活儿!孩子们面上挂着与有荣焉的笑,往前挤着看糖画爷爷一展身手。老人左手持旧铜勺,挽出半勺沸腾的糖液;右手握着白铁尺,在糖液垂落后迅速将其展开,白色石板上霎时呈现祥瑞的轮廓。爷爷时而是潇洒的丹青手,持勺为笔,涂抹灿灿龙头;时而是耐性的侠义士,以尺作剑,勾勒熠熠龙鳞。爷爷细致地为龙眼点睛,赋予糖画霸主威严的神气,而后屏气凝神,小心翼翼地将糖画撬起,以些微糖丝将双面粘合为一,缓缓举起,笑着向众人展示他得意的作品。离开冰凉的石板,那龙瞬间立体活泛起来,在一片喝彩中腾云驾雾似地落在中奖孩子的手里。
不是人人都能有这么好的手气,于是孩子们开始在心中编织一个个小小的梦想:“想要”和“想成为”。
爷爷总在天色将暗前收摊,他秉持着最古旧的作息规律,像一轮黄昏中的夕阳。爷爷在收摊前用锅里最后的余糖为我和老友做了两只迷你的鲤鱼。飘逸的鲤须、长尾和闪闪金鳞,配上弯月似的姿态——如果龙是小孩子渴求的梦想,那么鲤鱼便是实现梦想的一种可能。
两个孩子小心翼翼地举着暖色的鱼,像在守护一个如琉璃般易碎又甜美至极的梦。
如今我和朋友似乎成了画板上指针直径之内的南北两极,蜿蜒曲折的线条勾勒出两座城市的轮廓,却再没人为我们画一幅糖画了。
我看着老友的朋友圈配图,琥珀色的鱼在路灯的映照下闪着醉人的光芒,黄铜小锅中浓郁的焦香似乎再一次传到我的鼻尖。百感交集下,我拨通了她的电话,畅快地回忆起我们的童年。
末了,我调侃地问起她,:“你的糖画小鱼跃过龙门了吗?”
那边传来轻轻咬糖的声音,很清脆。她笑着说:“我们都在奋力实现呢!”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富联路777号 电话:021-80277881 传真:021-80277881 邮编:201906
中国中铁上海工程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1-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1011808号-1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