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荆楚大地铸精品
——鄂州市政工程项目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纪实
  杨道贤
  吴王旧都,梁子湖畔。
  2020年5月,抗击疫情还是全国人民的主旋律,但是对于一公司人来说,奋斗从不停歇,作为新军的一公司人敞开阵势来到湖北鄂州,准备在这里施展一番大拳脚;2023年4月,一公司鄂州市政工程项目部早已在全国工人先锋号的表彰名单中,在这千余个不断奋斗的日日夜夜,这支平均年龄不到27岁的新军交出了属于他们的完美答卷。
  破解施工“拦路虎”
  2020年5月,一公司抽调精兵强将,迅速组建管理团队出征鄂州燕花路。一时间,五十余颗滚烫的心火热聚集,这一干便是1000多个日夜。
  鄂州花湖机场位于燕矶镇、沙窝乡、花湖镇三镇交界处,为4E级国际机场、航空物流国际口岸、亚洲第一座专业性货运枢纽机场。燕花路项目作为该机场的重要配套设施,相当于货物流通的“大动脉”。
  初到现场,项目经理程光辉面露难色,管段虽然只有3.64公里长,但是其中有桥梁、管廊、道路等多个施工内容,还涉及河流以及上百户村民居住的村庄征拆问题,显然,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复杂但却极为重要的担子,干得好,公司可以继续在鄂州市场滚动发展,甚至延伸到湖北其他地市也是有可能的,干不好,那就是将建设资源丰富的鄂州拱手相让,这在当时的疫情大环境下是万万不允许的。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程光辉带领项目迎难而上,从施工工艺、技术变革、管理创新等做起,不断践行、拓展“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铁军精神,用责任和担当诠释着一公司人的初心和匠心,盯着节点抓生产,最先完成驻地建设、最早拉通全线施工便道、最快完成首条主干道施工,扎实高效推进项目建设的工作态度成为项目在业主和政府单位中的一大亮点。“项目在入场晚的前提下,还能干得快,争第一,不愧是抗美援朝战场上传承下来的铁军。”鄂州市委书记、市长、市人大常委会、政协以及湖北省联投集团有关领导先后多次到该段进行现场观摩,并对项目进行褒奖。
  2021年7月,为确保全国航空大会在该机场顺利召开,业主单位鄂州临空集团将沙窝乡农村道路工程交付项目部,沙窝乡农村道路是全国民航各路专家到达建设中的花湖机场的必经之路,施工工期仅有4个月。“我们先后调配了7个作业队、100余台套机械设备,仅用15天就完成了5处山体挖除、10余万方石方开挖、6万方土方填筑和路面工程施工,提前完成任务。”项目党支部书记张钊想起曾经那段奋斗的时光还心生感慨。
  夜深了,与繁星为伴,工区办公室还是灯火通明。工程部、安质部、试验室的工程技术人员还在为各道工序讨论着、优化着。在大搭设和大浇筑阶段,工程技术人员每天往返工地数趟,微信步数两万步已经是常态,安全排查、技术交底等工作昼夜不歇,他们转战在各施工点,解决一个个难题。
  项目虽然定性为市政项目,但深基坑、连续梁水上作业、花马湖环水保治理等安全环保问题也依然存在较大隐患。进场施工以来,项目狠抓施工安全和生产质量管控,始终将“安全质量就是企业生命”观念深入日常生产、深入全体员工。
  “零事故是死命令,也是绝对的底线。”项目安全总监曹亮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层层签订安全质量责任书、开展全员安全教育、持落实班前讲话和领导带班制度,都是曹亮对全体职民工的庄重承诺。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项目荣获鄂州市2021年度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的时候,曹亮脸上写满了自豪,“人命关天,想干好项目安全肯定是不能出问题的”。
   既要传承超越,又要务实争先
  干一行、爱一行,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超越。
  “传承技术、传承经验、传承方法,更重要的是传承中国中铁企业精神!让这里走出更多的管理人才是我们的责任。”项目党支部书记桂清寒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项目党支部注重项目每一名员工的成长成才,三年来,优选项目有经验、有才干的管理精英,组织新入职员工签订“导师带徒”协议,导师们不仅自己要肯钻肯干,持续充电,还要抽空给徒弟们制作培养计划、以季度为周期撰写培养计划;无论工期如何紧张,“一季度一考核”从未间断,在潜移默化间影响着职工。
  2001年出生的曹春晖是标准的“00后”,从象牙塔初入工地,巨大的反差让他表现出了巨大的不适应,但是他的师父——总工程师张洪伟的日渐黝黑让他渐渐萌生出了敬意,“师父已经是‘老前辈’了,每天在工地上跑的比我都快,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在张洪伟的带领下,曹春晖很快成为项目技术主管,“虽然很年轻,但已经隐隐有独当一面的‘大将’之风了。”张洪伟对曹春晖赞不绝口。
  在青年发展培育上,项目坚持“一个不错过、一个不放过”的原则,先后组织开展过“周培训”、“月考试”,青年大学习、大讲堂等活动,培养了一批召之即来,来之必胜的业务骨干和技术能手,通过成立青年突击队、青年安全质量岗,发挥青年生力军作用,做现场一线中能带头、能冲锋、能吃苦的模范,推动施工生产向前发展。没有效益,何谈发展。项目坚持以效益衡量管理成效,通过统筹做好各项生产资源的高效配置,深入全面践行大商务管理理念,形成了“人人都是商务人员,事事都是商务活动”的良好氛围。
  项目商务经理李雪宝深知,降本与增效相辅相成,通过降本来增效必要且可行。他通过深入研究EPC模式特点以及相关合同条款,结合项目实际制定了变更索赔策划书,“对施工材料进行合理调配及调整也是创效的主要渠道,我们通过开挖山体减少填方路基料采购、调整路基土石比例、优化桥梁施工方案、调整桩基施工方案等举措,已经实现增收逾千万元。”
  初尝甜头的李雪宝并没有满足,他不仅严格控制物资、机械、劳务等“大成本”,也着重把控办公、现场经费等“小经费”。在物资采购上,严格市场调查、供应商准入评审、招标流程、物资采购及结算等全过程监控,“通过调整施工用料、控制付款比例、开展二次谈判等方法,对于降低采购成本有奇效。”他先后通过调整沟槽回填料、控制混凝土采购付款比例、二次谈判等途径累计实现逾千万元,通过各项“开源”与“节流”,使得项目整体毛利率提升3个百分点。
  戮力同心,劲往一处使
  “不光班子成员之间要和谐,还要增强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职工工作热情,增强项目凝聚力,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这支平均年龄不到27岁的年轻团队来说,保持团队活力,激发全体干事创业热情显得尤为重要。
  项目党支部以结合“家”文化为载体的企业文化为突出点,建设“生活安心、工作顺心、相处放心”的职工小家,切实抓好从驻地到现场的有形标准化建设,建成了独具特色又富含企业文化元素的项目驻地,当地各级单位有关领导曾多次到项目参观驻地建设,还获得了鄂州市“模范职工小家”的荣誉称号。
  项目党支部还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职工文体活动,以此加强项目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的联系。“参加工作几年,时时能感受到如家庭般其乐融融的气氛。项目组织活动多,交流有平台,年轻人有活力,我喜欢这样的团队。”青年员工张广振说。
  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才能枝荣。项目党支部坚持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抓好施工生产的根本手段,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播散到施工生产的各块土壤里。确保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发挥。
  “花马湖钢栈桥作为整个项目施工的控制性工程,加之需搭设水上作业平台,作业危险度高,施工期间降雨不断,施工条件挑战不少。”项目生产副经理丁孝国是个“老现场”了,他回忆道,“我们依托项目党支部组建了党员先锋队,一帮‘老伙子’和一帮‘小伙子’每天晚上开碰头会,互相之间交流经验,别说,现在的小伙子们比我们以前强多了,不到二十天,我们就完成了搭设和投入使用。”
  作为一家从抗美援朝战场传承下来的央企,项目始终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主动参与、引导广大员工参与地方各项志愿服务工作。
  2021年5月10日上午7时30分,项目部巡查人员在日常巡逻中发现花马湖桥现场被淹,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抢险方案,召集党员先锋队和青年突击队联合组织成抗洪抢险突击队迅速赶赴承台施工现场,队员们顶风冒雨,拿起铁锹就往沙袋里填装沙石,争分夺秒开展抗洪自救。“由于漏点在搭设的钢栈桥下方,空间极其狭窄,老丁带人跳进了花马湖中,依靠钢栈桥支架用沙袋围堵雨水。”项目经理程光辉回想起来仍然心有余悸,“多亏我们及时调用两台挖机取土运输至防洪现场,同时利用现场既有塔吊调用大型沙袋辅助围堵,才顺利完成了花马湖桥台的围堰工作,阻止了雨水倒灌,消除了安全隐患。”
  松山小学地处鄂州市临空经济区燕矶镇,学校里有20多名留守儿童,他们中年龄最大的12岁,最小的仅有6岁,本该在父母怀抱里享受美好童年的他们以为各种原因父母常年在外务工,不能得到应有的陪伴与贴心的关怀。2021年3月,项目团支部组成志愿者团队走进松山小学留守儿童之家,开展了“情系留守儿童,爱心守护梦想”主题志愿活动,为二十多名留守儿童送去了书本和文具。
  “我们还开展了‘关爱孤残儿童,爱心播撒阳光’孤残儿童关爱捐款、为属地小学捐赠爱心书籍等活动,青年团员们都很热衷于为社会做贡献。”项目团支部书记朱翀表示。
  在服务职工中打造项目与职工的“命运共同体”,主动了解职工思想,倾听职工心声。项目党支部书记桂清寒每晚都要在睡前整理一下自己的“四五六”工作法笔记本,小小的本子里布满了他的笔记,大到员工结婚生子,小到日常谈心谈话,事无巨细,“只有把职工的小事当成‘大事’,才能走进职工们的心里,让项目‘职工小家’建设得更像是‘家’的样子。”
  “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有时候因为工期原因需要加班加点,他们也毫无怨言。”
  未来,他们还将笃定前行。因为,他们是一公司在鄂州大地上的排头兵,在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的激励下,他们定将让一公司这面旗帜在鄂州大地更鲜艳!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富联路777号 电话:021-80277881 传真:021-80277881 邮编:201906
中国中铁上海工程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1-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1011808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