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之滨扬远帆

——写在四公司第二次党代会胜利闭幕之际

综合副刊
  郭颖喆 未聪聪
  从黄浦江畔的一座灯塔而来,到渤海之滨的一粒光源点亮,到山南水北的簇簇微光闪烁,再到如今神州大地的光芒四射,四公司这颗乘潮汐而来的“珍珠”,逐渐在九河下梢闪烁出璀璨的光芒。
  时代是瞬息万变的战场,发展是豪迈壮烈的战歌。从“十三五”的快速发展到“十四五”的全面开局,过去四年,是四公司稳步跨过从小到大、接力跑过由弱到强的四年。过程中,四公司一路经风历雨,不忘初心使命,在挑战中革弊求新,在机遇中激流勇进,营业额从2017年的9.2亿元攀升至29.4亿元,营销额从8.3亿元跃升到2020年80.2亿元,实现了经营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实属万分不易。
  奋进前行的过往,承载着四公司全体领导干部职工无尽的责任与担当,记录着四公司一步步向上的铿锵足音。
  营销突破拓规模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四年来,四公司积极应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牢牢掌握住市场主动权,坚持营销“龙头”地位不动摇,构建出营销网络更健全、主营区域更聚焦、专业结构更合理的营销格局。
  四年间,四公司逐步探索完善出一条适合自身的营销管理体系,形成了四公司主要领导对经营开发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其他领导分区域负责的营销工作领导责任体系。通过“走高层、结联盟、造网络、细耕耘”的方式,进一步深化各层关系,为推动营销工作奠定了基础。设立大企业市场开发部,持续深耕已有市场,不断开拓新兴市场,最大限度激发市场营销潜力。营销窗口建设得到加强,通过公开招聘引进的方式,补强了经营部工作人员,落实了营销过程管控、区域分级管理、“一标一奖”等系列措施,确保新市场得到培育开发。落实了投标评审制度,按照集团公司投标评审要求,严格标前评审,严控“七类”高风险项目,做到“五个坚持”,从源头上控制营销质量。积极推行区域滚动发展经营战略,不断完善营销网络和布局,通过主动出击、深耕细作,营销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天津、石家庄等市场打赢了阵地战,在铁路市场打响了攻坚战。在巩固原有市场的同时营销工作向南发展,在浙江、广东区域迅速成立了经营部。2019年,通过调整营销工作思路,重新确立了“一主两辅三突破”的发展思路,在营销工作上勇创佳绩,营销业绩屡创新高。
  得益于各项举措的高效落实,四公司立足京津冀,辐射全国多个省市,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全力抢抓机遇,奋力完成施工任务。以铁路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公路工程和市政公用工程为主打品牌,四公司中标并参建了以衢九铁路、蒙华铁路、郑万铁路和京雄铁路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国家铁路重点工程。过程中,建设了以蒙华铁路西峡隧道、峡河特大桥,郑万铁路草堂隧道、朝阳隧道、坝上隧道,京雄铁路固霸特大桥等为代表的一批国内知名的重点桥隧工程,有力展示了企业实力和形象。与此同时,承揽建设了北京国道109项目,天津地铁10号线、4号线、津石高速公路,石家庄地铁2号线,呼市地铁1号线等项目,实现了四公司在北京铁路局市场的首次突破,为北京、天津、石家庄、呼和浩特等大中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此基础上,四公司积极开拓新领域、新市场,承建了宝坻区垃圾焚烧、河东区造纸厂、蓟县格调石溪花园等市政房建工程,填补了公司房建领域的空白;参与了新中国第一条高速G1(长春到四平段)的改扩建建设任务,并在生态治理工程,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民用建筑及设备安装工程等领域取得了不俗成绩;中标雄东片区A社区E1E2道路工程EPC总承包项目、月河三路市政道路项目,参建了潍烟铁路项目,让四公司进一步打开了雄安新区市场,并成功在山东市场开花结果。
  在经营工作蒸蒸日上的同时,四公司资质升级取得重大进展,新增地基基础工程、隧道工程、城市及道路照明工程、环保工程、建筑装修装饰工程等九项专业承包资质,业务范围愈发广泛、专业能力愈发增强。
   管理创新夯基础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四年来,四公司励精图治、强基固本,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深度参与京津冀一体化等建设,始终坚持改革先行原则,全面落实股份公司、集团公司加强三级公司建设的决策部署,持续扩大区域化项目管理成果应用,切实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企业综合实力。
  四年间,四公司始终拧紧管理“发条”,积极推进“三项制度”改革、机关机构改革等,全面优化部室结构,积极推进“大部制”和“一站式”服务,配合集团公司顺利完成原北方公司优化重组,建立起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深入落实精细化管理、集约化管理、系统管理提升活动等,成立企管会,强力推进四公司《基层项目业务红线管理规定》的执行,切实提升了企业各项工作管理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持续推进“管”“监”责任落实,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建设,推进“2468”管理要点实施,积极开展“安全月”“质量月”等活动,连续多年实现了“安全年”。健全了“双清”工作机制、经济活动分析管理机制,强化了资金集中管理机制、税费管理能力,推进了财务监督与风险防控工作,仅2019年和2020年,便分别取得增值税留底退税4,947万元、1,635万元,有效解决了留底资金占用问题。同时,宏观成本与微观成本统筹力度有效加强,管理精度、力度与深度整体提升,“两预控一策划一调整”“三项指标”考核、变更索赔“五定”预控等举措有效落地且显现良好效果,不断强化了降本增效能力。
  四年间,四公司持续加大创新力度。开展管理创新,设立一个“工作站”两个“中心”三个“事业部”等机构,加强对企业实体单位的政策和资金支撑,提升企业创效能力。依托沈阳和天津滨海新区,积极探索了区域项目管理模式,实现了区域内成本、人员、物资设备、劳务队伍一体化,通过集约化的“大部室”模式,精简了项目层面部门数量,充分释放了片区内项目富余管理人员,减轻了区域内项目管理压力,为项目管理打开了“新的大门”。深化技术创新,持续优化了技术管理流程,完善了技术管理体系,加强了技术创新力度,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作取得新突破,获得天津市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技术中心双认定,斩获股份公司、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6项,省部级等各级工法7项,专利48项,BIM技术获奖20项。推进制度创新,对规章制度重新进行梳理,通过合并压缩,将原有的238项规章制度,精简到166项,将74项业务模块的流程优化压缩在72小时以内。同时,对各个业务系统的责任分工进行全面梳理,通过编制业务管理清单和责任矩阵,进一步明确任务、压实责任,有效解决了公司责权不清、履职不力的问题。强化人才管理创新,深入推进“学习年”“三学两取”“五个一”学习等为重点的全员性职工能力素质提升活动,搭建职工学习交流的平台,人力资源的储备优势逐步转化为了生产和管理优势。
  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面对无数困难和挑战,四公司全体干部职工想在前、走在前,勠力改革创新,发扬“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先后斩获了国家优质工程、辽宁省建设工程优质结构奖、中国中铁杯、股份公司安全标准工地、沈阳市建筑施工现场文明施工“新貌杯”、沈阳市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呼和浩特市“安装之星”工程质量奖等荣誉称号,有效弘扬了企业精神,树牢了企业形象。
  党建引领聚合力
  党建领航,协调发展。四年来,四公司党委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党的领导,团结广大干部职工,与时代同行、为目标奋斗。
  四年来,四公司党委旗帜鲜明、导向如一,认真落实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重要作用。坚持把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公司章程,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认真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企业得到贯彻执行。坚持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落实党委会“第一议题”机制,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继承与创新,严格落实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党内监督条例、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党建工作责任制,广泛开展并指导项目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重点工程党旗红、示范党支部创建等活动,严格落实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一办法两意见”,大力探索“党建+”工作模式,编制下发了项目党建工作资料模板,承办了集团公司党委“七一”党建工作现场会,筹备了中国中铁党委“三基建设”现场会,两个项目部党组织被命名为集团公司“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示范党支部”,党的领导全面加强。
  四年来,四公司党委与时俱进、信念如一,大力弘扬“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以文化建设企业、以品牌塑造企业,打造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品牌。积极推行“456”职工思想动态分析制度,并以此自制了微电影《有事?没事!》,并在集团公司党建微电影大赛中获奖;组织拍摄了《我和我的祖国》MV,献礼建国70周年;推出了《智能建造为智能高铁续航》等一批有影响力的长篇通讯,累计在中央传统媒体刊稿300余篇,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把握在手中。从落实股份公司“开路先锋”文化理念和上海局企业文化理念入手,努力推动文化融合,积极开展企地共建和区域文化联建;以“工地之星”“十大优秀员工”为载体,选树优秀职工,宣传典型事迹,凝聚了职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开展了扶贫助困、志愿服务、雨季抢险、爱心捐赠等活动,为脱贫攻坚付出了应有努力;2021年初,组织9个项目170余名职民工驰援石家庄黄庄和长春市公主岭新冠集中隔离点建设,并提前完成建设任务,赢得各级组织的高度赞扬,展现了央企责任和担当,为阻击疫情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年来,四公司党委强企富工、初心如一,坚持“党建带工建、带团建”,把贯彻党的依靠方针与发挥群众优势有机结合。两级工会组织持续开展冬送温暖、夏送清凉、日常送关怀、困难职工精准帮扶、领导人员结对帮扶等活动,计发放慰问金441.98万元,慰问职民工6.5万余人次,“职工小家”建设日益壮大累。两级工会、共青团组织积极融入中心工作,紧密围绕企业发展,大力开展劳动竞赛、群众安全生产监督、“青字号”品牌创建、导师带徒、技能竞赛等各具特色、富有成效的工作,在企业改革发展、效益提升当中贡献了积极力量。
  “九河下梢,渤海之滨。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砥砺奋进,不忘初心。缘起景德,通达衢九。躬耕南阳,逐鹿蒙华。问道三峡,筑梦郑万。燕南赵北,名动雄安。创业何易,兴企何难。”这首镌刻在四公司史册上的诗歌,记录着四公司明亮的过去,也照耀着四公司光辉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