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恪守赤诚初心 彰显党员本色

  优秀共产党员标兵:谢小超
  你在技术的海洋里乘风破浪,你用行动和果敢粉碎一个个技术难题。面对郑万梅溪河特大桥项目即将收官,你豪情满怀地说:“我一定站好最后一班岗,请领导放心!”
  谢小超,2012年7月参加工作,先后参与了如东临海高等级公路、洋口运河大桥、如东港城中通道、郑万梅溪河特大桥等项目建设,现任郑万铁路重庆段土建4标项目经理部四工区总工程师。
  郑万梅溪河特大桥工程桥梁结构复杂,施工技术难度大,安全风险高,面对难题他总是虚心请教,沉下心钻研,先后完成了《拱座水平桩施工方案》《拱圈外包混凝土施工方案》《拱上三联连续梁施工方案》等十余项重大施工方案的研究及编制工作,并顺利实施。
  在技术工作上,谢小超始终坚持用技术引领项目建设。针对重点工序,他不仅在施工前给施工班组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培训,还在推进过程中到现场进行指导,做到全程跟踪指导、检查,确保各项施工符合技术要求。他始终坚持通过技术手段攻克现场施工难题,通过对关键施工工序开展专项QC小组活动,其中,《提高钢拱肋拱脚预埋段安装精度》QC成果获得集团公司一等奖,获得中建协优秀质量管理小组Ⅱ类成果。
  他重视技术创新工作,带头开展科研攻关。他带领项目技术团队开展了BIM技术、倾斜摄影技术、有限元分析技术、互联网技术的综合应用学习、研究,深度开展了基于BIM技术的新技术结合应用,编制了BIM技术实施方案,指导现场施工,形成了复杂地形环境中的倾斜摄影技术的综合应用、BIM技术辅助方案设计优化、钢拱肋加工中的BIM技术应用、基于BIM技术的拱座高边坡组合支护体系设计应用及项目管理过程的BIM技术综合应用等一系列成熟的数字化建造技术。他重视施工技术总结工作,他带领团队总结了钢拱肋钢管内压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压注、拱圈外包混凝土及拱上连续梁施工相关技术资料,发表科技论文10余篇。
  在科研课题研究上,谢小超十分注重工法、专利的开发及绿色施工等各项技术研究、创新工作,参与编制的《350km/h高速铁路大跨度上承式提篮拱桥建造关键技术研究》获2020年度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工作以来,谢小超带领科研小组共申报股份公司工法1项,集团公司工法3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通过开展技术创新和现场的研究应用,有效地优化结构设计、简化作业工序、降低劳动强度,为郑万梅溪河特大桥项目的建设节约了工期,降低了成本。

  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孙增阳
  懂管理、善创新、勇担责是你的“标签”;速度快、质量好、效益高是你参建项目的“代名词”。从管技术到管项目,你用靓丽的成绩单完成了一次次考验,用忠诚履职诠释了一名新时代建设者的风采。
  孙增阳,2009年参加工作,现任四公司机电安装事业部常务副经理。在呼市地铁任副经理期间,先后获得了“五一劳动奖章”、优秀项目负责人、“十大优秀工匠”“十大优秀员工”“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2014年他参建四公司石家庄1号线项目部,待工程进入装修阶段后,他凭借精湛的专业技能,被领导任命为机电装饰装修工程部门的带头人。在他的带领下,石家庄地铁1号线的各个节点目标均提前完成,成为中国中铁石家庄地铁指挥部的标杆,迎来了一大批的观摩和学习。2017年,四公司一举中标呼市地铁1号线12标项目机电装饰装修工程,孙增阳被任命为工程负责人,每天鸡鸣而立,戴月而归,各项工作有条不絮,完美衔接,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目标,得到了业主及地方政府的充分认可,实现了呼市地铁项目2号线项目的滚动发展。
  2020年初,疫情发生后,孙增阳积极响应上级要求,办理项目复工手续,提前与施工队伍沟通了解,合理安排返工安排。2月10日,除湖北省外,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已全部到岗,并从呼和浩特当地召集施工人员40人,投入复工生产。在疫情期间,孙增阳亲自督办物机部筹划物资,同供应商沟通交流,及时督促物资进场,同项目员工一道攻克了生产难、发货难等困难,保证了施工生产物资供应到位。
  得知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防疫物资匮乏时,孙增阳主动作为,多方筹备,共筹集到10000只医用口罩,500件隔离服,共计13500元的医用物资,于2020年3月3日,通过云曙碧公益基金会捐赠给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助力疫情防控;3月20日,孙增阳带领项目部积极参与指挥部开展的“彰显央企大义携手共抗疫情”活动,向呼市地铁1号线运营一线爱心捐赠口罩、消毒液等价值20525元的防疫物资,助力疫情防控。
  在呼市地铁项目开展工作以来,孙增阳积极组织开展精准扶贫、绿树造林、慰问留守儿童、公益助学、助力高考等社会性活动,不仅担当了社会责任,还有效展示了企业形象,赢得了地方和业主的一致点赞和好评,为呼市地铁项目2号线新华广场站和金海路绿化项目的滚动发展奠定了夯实基础。
  孙增阳常说,能为群众办实事是我最后的欣慰。栉风沐雨,无悔年华,他用忠诚履职诠释了一名新时代建设者的风采。

  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王万利
  规范采购,降本增效,你在细碎的工作中守望使命;对外营销,主动协调,你用奋斗的精神追逐梦想。走过最美十年,你让青春的汗水化作滴滴雨露,静待收获的时节。
  王万利,物贸公司采购招标中心主任。自2014年8月调入物贸公司以来,一直从事招标采购工作。,在工作中,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圆满完成了集团公司下达的各项招标采购任务,为进一步推进采购管理集约化、降低采购成本、规范采购流程和规避采购风险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作为一个专业化部门,招标中心的重要职能之一是为企业降本增效。王万利同志参与和组织了98%的采购活动,带领招标中心累计组织物资设备等采购活动821次,共2916个包件,组织采购总金额近500亿,实施采购金额400多亿元,节约采购金额约18.62亿元,成本节约率4.56%。
  2020年,他和项目部积极配合,成功争取到杭温铁路全线、郑济铁路全线、南沿江铁路全线等5次联合招标采购,发挥了集约化批量的采购优势,为企业降本增效作出了积极贡献。其中,杭温铁路各标段仅水泥采购一项为项目部节省1200余万元,为全线节约资金5300余万元;郑济铁路各标段仅水泥采购一项为项目节省2350余万元,为全线节约资金1.4亿元。
  2020年在全国疫情爆发、环境整治、资金支付不到位等众多因素下,投标人参与投标的积极性大受影响。王万利通过汇总一些以往参与招标的供应商信息,建立招标中心自己的供应商信息库,在某些项目招标公告发布后,与供应商及时联系,并借助信息化手段,根据投标文件内容、评审难度等方面,分情况选择线上、线下等多种开评标模式。在满足了防疫防控要求的同时,还有效降低了采购流标率。
  随着招标中心近几年在一些建设单位和股份公司内部的知名度和专业性的提升,他摒弃了以往“等靠要”的思想,主动出击,积极推动对外业务开展,接受常益长铁路、杭温铁路、南沿江铁路等建设单位的委托组织开展联合招标采购工作,对外营销工作效果显著。
  规范采购,降本增效。走过最美十年,王万利将汗水化作滴滴雨露,用行动浇出了成功的果实。

  优秀共产党员标兵:陆海锋
  海阔凭鱼跃,山高人为峰。恰如你闪亮的名字,14年里,你鏖战首都机场,奋战亦庄燕房,勇攀属于自己的人生高峰。如今,在北京,你用行动践行了“建功在一线,奉献无止境”的青春誓言。
  陆海锋,现任北京地铁12号线项目经理。14年来,他把理想和事业根植在施工第一线,用激情谱写着人生的壮丽篇章,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攻坚克难,奋战一线显担当。2021年是项目部主体结构施工决战之年,也是附属结构全面施工大干关键之年。陆海锋以安全优质建设北京地铁12号线06标及实现在京持续中标为己任,坚持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两手抓”“两手硬”的原则。围绕工期目标,陆海锋协调开展“党员争先锋”主题活动,实现大钟寺车站中板年底贯通;结合“大干100天”劳动竞赛,开展“一线五点百人谈”大讨论暨金点子征集活动,扫除大干“拦路虎”,复工达产始终在全线名列前茅。
  党建经营两手抓,多措并举“管效益”。为降低项目部成本,陆海锋主动参与党建经营深度融合,因疫情的不可抗力因素造成项目施工生产困难重重,陆海锋提前筹划变更索赔,带领总工和工经部,通过施工前固化既有状态,在疫情爆发后,及时收集国家和地方政府支持性政策资料,主动与业主等单位沟通协调,采取有效措施并积极办理索赔手续,目前,累计索赔收入1030万元。在北京地铁13号线中标前夕,陆海锋亲自参与施工现场调查,掌握施工环境风险、工程自身施工风险,积极配合营销部,参与标前编标工作和成本测算工作,助力北京地铁13号线15标于2021年5月6日成功中标。
  抓队伍建设,言传身教“传帮带”。陆海峰同志以“团结、担当、协作、共荣”为中心点,全面狠抓队伍建设。作为项目经理陆海锋一月一讲课、对技术人员一月一考核,以公司“五个一”工程技术人员培训和建设“学习型项目”活动为载体,狠抓员工教育培训工作,充分发挥了团结一致,分工明确、合力有序推进的人才梯队建设的良好氛围。
  高扬旗帜勇担当,创出特色干精彩。陆海锋同志以一以贯之的中铁精神,在疫情防控一线彰显时代使命和担当,为持续推进北京区域市场滚动,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发展砥砺前行。

  优秀共产党员标兵:钟七如
  十八载追梦之路,你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孜孜不倦的进取精神,奉献在企业财务管理的第一线。你用汗水见证成长,用奉献丈量价值,用责任守护梦想。
  钟七如,集团公司财务共享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工作以来,他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孜孜不倦的进取精神,一直奉献在企业管理和财务战线上,为集团公司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做出了积极贡献。
  由于建筑行业呈现核算单元多、现场突发事项多、业务不规范情形多等“三多”特点,导致建筑企业建设共享中心难度成倍加大。困难在前,钟七如毅然扛起了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责任,努力学习国内外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经验和方法,牵头带领筹备组到中铁一局、四局、隧道局和中铁建二十四局等单位开展学习交流,按照集团公司财务共享中心“高标准、高起点、高速度”建设要求,在撰写高质量调研报告基础上,起草确定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组建方案,并与筹备组成员夜以继日开展流程梳理重建、业务表单操作指引编制、业务表单审核要点编制、软硬件招标采购、云平台建设、数据迁移等工作。在短短两个半月时间内完成了共享中心上线前的一切准备工作,为共享中心顺利上线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2018年1月份试点、4月份所有在建项目上线、5月月1日挂牌运行的阶段性目标。
  在所有核算单位上线前提下,钟七如积极打通财务共享平台与G6、N9资金系统对接贯通堵点,充分利用共享平台加大资金管控力度,2020年全集团资金集中度达85%,全面完成股份公司下达的年度预算目标,实现资金集中效益超4亿元,为集团公司资金运转贡献了一定的力量。财务共享成功落地运行加快了业财融合进度和系统间的互联互通,有效解决了风险防控落地问题,提高了大数据挖掘、实时分析共享的效率和质量,并优化完善了成本费用管控流程,提高了业务处理效率。
  根据企业清欠工作存在的问题,钟七如设计建立了企业“双清”档案数据库,补充完善了项目合同约定付款比例、质保金比例开竣工时间、开累计量、完工进度、开累收款、开累应收账款等基础数据,夯实了债权基础数据,有效提高了清欠工作效果。
  他经常说:干一行、爱一行。正是这种积极的工作态度,促使他迎难而上,在工作中非常注重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的提升,脚踏实地干好每一项工作。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富联路777号 电话:021-80277881 传真:021-80277881 邮编:201906
中国中铁上海工程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1-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1011808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