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生产经营
第03版:企业文化
第04版:综合副刊
标题导航
全面抓实抓深群安工作
病魔无情 人间有爱
印象·宏村
图片新闻
成长的牵绊
春耕
故乡的鼠麴草
《中铁上海工程》报2021年一季度来、用稿统计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故乡的鼠麴草
吴松
又是一年清明时。我叹了口气,看着窗外淫雨霏霏,连续下了一个星期也不见停,项目部门口的草儿沾着雨滴,翠绿翠绿的,晃花了我的眼,我盯着盯着,目光穿越时空,落到了儿时故乡的鼠麴草上。
麴,言其花黄如麴色,又可和米粉食也。鼠耳,言其叶型如鼠身,又有白毛蒙茸似玉,这便是鼠麴草名字由来。这个知识点,我很小的时候便听奶奶说过,她没有上过学,更不是什么大户人家的小姐,之所以知道,她说也是曾祖母告诉她的。每逢清明节前夕,奶奶就挎着个篮子,带我漫山遍野去采摘这种草。草地上,田野里,田坝边,都是鼠麴草的“身影”,奶奶一株一株的采摘着,我却在旁边疯玩,捏泥巴、抓虫子都是我的乐趣来源。沾着雨滴的鼠麴草,弯着腰摘草的奶奶,还有田间蹦跶的小蛐蛐,都是我记忆里最美的画面。每次奶奶摘完鼠麴草,我总是一身泥巴,她也不恼,只是一手挎着篮子一手牵着我,慢慢荡回家。到家后,奶奶将鼠麴草洗净、处理,与糯米混在一起,包上肉馅,就放进锅里蒸,具体制作的步骤在我记忆里已经模糊,只记得鼠麴粑一出锅便清香四溢,刚上桌就被一抢而光。我还记得,有天晚上,我一边吃着鼠麴粑,一边缠着奶奶给我讲故事。奶奶拗不过我,便和我说起她以前的经历。她说她小时候经常饿肚子,那时候国家粮食产量低,一遇到收成不好的年份很多地方就闹饥荒,鼠麴粑都是很难吃到的美食。每临近清明节,鼠麴草刚刚长出来,大家就开始抢摘,有时候一慢就被抢光了,只能看着别人家的孩子吃。现在日子好了,鼠麴粑想吃多少有多少,所以呀,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吃穿不愁是多么幸福的事,当时的我们想都不敢想!
那时我还小,并不能感同身受,只当故事来听,精力也大半放在对付鼠麴粑上。现在回想起来,唏嘘不已。奶奶那辈人,经历过太多的苦难,也见证了祖国的成长,无论过得怎样,却始终保持着对祖国的感激和对生活的热忱,她总是教导我要珍惜当下,要踏实做人,要与人为善,这样朴素无华的道理却让我铭记至今,受益匪浅。
仔细想来,其实从奶奶那辈到我这代,也不过短短几十年,但国家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下,中国从弱小到强大,由落后到辉煌,从吃不饱穿不暖到全面脱贫,走出一步步深刻的脚印,达成一项项瞩目的成果,令世界震惊。如今,我进入了中铁上海工程局,成为了一名基层铁路建设者,我总觉得有股巨大力量在支撑着我,让我在困难面前毫不退缩,让我义无反顾为祖国的基建事业努力奋斗,让我在实践中深刻理解“勇于跨越,追求卓越”并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中铁精神。想到这里,我自豪的笑了。奶奶如果还在世,肯定会为我骄傲吧,我突然更加怀念故乡的鼠麴粑了。今年清明节,我得找个机会回家美美吃上一口……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富联路777号 电话:021-80277881 传真:021-80277881 邮编:201906
中国中铁上海工程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1-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1011808号-1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