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生产经营
第03版:周年纪实
第04版:发展纪实
第05版:综合副刊
第06版:发展纪实
第07版:企业文化
第08版:综合副刊
标题导航
扬帆破浪开新局
带着“标准答案”修地铁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扬帆破浪开新局
——一公司十年发展侧记
邓建涛
2020年,有着辉煌历史的一公司迎来建企70周年和重组十周年。回首那段峥嵘岁月,我们仿佛听到了一公司厚重的历史足音,看到了一公司人薪火相传的壮丽画卷。
十载芳华,青史留名。浩吉铁路、昌赣高铁、成贵高铁、深圳地铁11号线、上海S3公路、马来西亚吉隆坡地铁1号线……一项项精品工程,擦亮了一公司品牌。
一公司的重组十年生日,不断收到惊喜与大礼——7月21日,一公司承揽徐州工程学院项目,顺利进入徐州市场;12月22日,一公司承揽南京龙袍新城项目,工程造价20亿元。一公司今年逆势增长,截至目前,实现新签合同额超190亿元,同比增长152%,施工产值突破60.6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10年艰苦创业,10年披荆斩棘,10年厚积薄发。一公司始终秉承“为了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抗美援朝精神,征战神州大地,始终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历经数次重组和发展转型,在探索中发展,在变革中成长,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始于抗美援朝,传承红色基因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为配合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作战,保证铁路线畅通,一公司先辈们迅速集结,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总队第三大队,于1951年1月7日跨过鸭绿江,先后在满浦铁路、京义铁路、大宁江大桥等铁路干线、要赛担负抢修任务,与敌人周旋在轰炸、抢修、再轰炸再抢修的反复轮回中,共抢修线路323.05公里,填土方135万立方米,修复桥梁56座次,抢修车站131次,完成284个夜间通车……
“我们往隧道外拉敌人飞机丢下来的定时炸弹,我们负责抢修铁路,挖定时炸弹那时我们有一个郭老英雄——郭金升,特级战斗英雄,是我们三大队的。”说起抗美援朝战争,老战士王明祯仍然记忆犹新。直至1953年12月回国,三大队有42名职工英勇殉职,近百名职工负伤,伤亡率达15%。三大队与兄弟单位一道用血肉之躯,挡住了敌人的狂轰滥炸,铸造了一条被称之为“轰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
回国之后,一公司先辈们继续发挥抗美援朝之余威,转战秦岭山区,修建宝成铁路宝鸡至凤州段,施工环境十分恶劣,整段铁路桥隧相连,坡陡弯急,先辈们肩扛手拉,迎难而上,战胜了各种困难,打出了当时国内最长的2364米的秦岭隧道,使“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从此变通途。
凤凰涅槃,企业发展的道路也并不平坦。90年代后期,一公司如同大多数传统国企一样,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摸着石头过河,也一度陷入困境。即便如此,一公司人建设的京九铁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胶新铁路等一大批精品工程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和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这些定格在全国各地的精品工程,独具一格,雄伟壮观,它们都是一公司人匠心与智慧的结晶,无不彰显着一公司的实力与品牌。
2010年,一公司真正迎来了柳暗花明的重要时刻,被重组为中铁上海工程局一公司以后,开始了由衰转盛、由大到强、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的重要转折。“一年打牢基础、二年全面盈利、三年实现强企”的战略目标还在耳边回荡,建设一流现代化工程施工企业的步伐已然迈出。2011年全面实现盈利并被评为股份公司优秀企业,2012年荣获全国优秀施工企业,2013年被评为中国中铁“扭亏解困10佳”,2017年被评为中国中铁三级工程公司20强,2020年被评为“中央企业先进集体”。
在实干中积蓄力量,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10年来,一公司人用铿锵的脚步,踏着时代的节拍一路奔跑,走出了一条业务不断拓展、战略不断调整、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的转型发展之路,年营销额、营业额逐年攀升。
改革转型,夯实专业技术优势,优化业务结构……一公司已由过去主打铁路施工,发展成了集铁路、市政、城轨、房建、桥隧、管廊等业务为一体的综合型建筑企业。并由早期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管理密集型转型。全公司自有员工中本科及以上占比50%,去年以来,一级建造师考试通过人数就有50多人。
打造专业化施工优势。“十三五”以来,一公司相继成立了桥梁项目部、隧道项目部等专业化实体,与已有的机械租赁中心、材料厂一起组成了“战略支援部队”,承接公司急难险重工程。2019年9月28日,蒙华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其中全长14.5公里的大中山隧道,是晋豫管段内最长的单洞双线隧道。隧道项目部大显身手,全力推进工装配套化、施工机械化,创造了大中山隧道开挖日进尺42米、仰拱日浇筑168米的“蒙华速度”。
建功海外扬美名。2012年,集团公司取得对外承包工程资质后,一公司再次借船出海,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承揽了第一个海外项目——马来西亚吉隆坡MRT1期隧道工程,从此开启了进军国际建筑市场的新征程,并率先在全线实现了第一条隧道的贯通。今年以来,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情况下,吉隆坡MRT2期南线隧道项目盾构机顶升1.69米,空推平移过站,创造了世界纪录。12月24日,集团公司承建的首个超高层房建项目,151.6米的吉隆坡安邦第三大道项目A栋顺利封顶。
形成科技创新优势。“要加大先进工法工艺、前沿技术、核心技术的研发应用、推广力度,打造拳头产品,掌握核心技术,形成核心成果,真正提升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2020年一公司第二次党代会上,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高强的发言掷地有声。一公司一直致力于科技兴企,持续开展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力度。
无砟轨道板是高铁行车的核心技术,决定着高铁奔跑的速度和稳定性。在常益长铁路益阳制板场创新工作室,CRTSⅠ型、Ⅱ型、Ⅲ型板式的发展脉络,揭示了一公司致力于中国高铁建设自主创新的发展历程,从被称为“西南第一板”的成贵客专先张法CRTSⅢ型无砟轨道板,到如今智能化生产的常益长高铁“三湘第一板”,一公司在中国高铁无砟轨道施工技术及关键设备的研发创新,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工法和专利成果。
自2010年重组以来,一公司共斩获鲁班奖、詹天佑大奖8项,全国优秀焊接工程、全国市政金杯示范工程等国家级荣誉15项,发明专利26项,省部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35项,省部级以上工法43多项,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对标行业一流,于变局中开新局
传承超越,务实争先。一公司人用汗水与智慧走出了一条改革、创新、发展的成功之路。在保持新签合同额、施工产值逐年递增的同时,如何在变局中开新局?站在新的起点上,一公司思考更多的是如何加快转型升级。
2020年,一公司在三级公司建设方案中提出,实施重规模讲效益强质量的企业发展战略,做到“有能力,有规模,有效益,有文化,有信誉”。公司由综合型工程施工企业向一流现代化工程施工企业发展;实施创新引领战略,由传统建筑施工企业向行业内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一流现代化企业转变。
优化营销布局。近年来,一公司加大对国家重大战略区域的市场布局,调整设立了28个经营部,做精做优北上广深成熟市场,积极开拓江苏重点市场,滚动发展济南地铁市场,扎根立足马来西亚海外市场。今年以来,在江苏市场承揽施工任务60多亿元。坚持将营销指标列入领导班子成员KPI考核,持续推行生产营销一体化管理,落实项目部营销贡献奖励等措施,进一步激发了全员营销热情。“十三五”期间,公司累计新签合同额389.16亿元。截至目前,2020年一公司新签合同额已达191.72亿元,为历年来营销“最佳战绩”。
深化企业改革发展。积极推进“三项制度”改革,重点完成了机关机构改革,经历了集团公司核心业务板块优化重组和原北方公司重组,公司规模和管理力量得到加强;全面实施公司系统管理提升和项目精细化管理,开展新开项目管理策划,探索建立区域项目经理部,试点实施模拟股权分配制等,进一步提高了项目经济效益。
通过改革实践,一公司在管理实验室活动中完成了19项重点课题研究,荣获股份公司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并获评股份公司管理实验室活动“先进单位”。
突出党建引领,推进深度融合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近年来,一公司党委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五中全会和集团公司第二次党代会精神,认真落实上级党委工作部署,坚持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在基层项目大力推行“党建+”工作模式,积极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今年以来,一公司相继开展了“决战朝凌200天,五保无比勇争先”“党建联建促发展,建功淮海当先锋”等劳动竞赛和党建主题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迅速掀起了大干热潮。10月18日,朝凌铁路无砟轨道施工完成;10月29日,芜湖轨道交通2号线转体梁成功转体;12月30日,杭温铁路二期正式开工。
12月1日,一公司党委联合徐州市住建局、徐州工程学院、新盛投资控股集团等单位在徐州工程学院项目部启动了“党建联建促发展建功淮海当先锋”党建共建主题活动,得到共建单位的充分肯定,“党建+经营”助力公司成功中标徐州地铁6号线项目,实现区域滚动发展。
传承“争先”文化。2010年至今,一公司已经策划了五次文化行动,助推企业荣获“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安徽省文明单位等殊荣;涌现出中国中铁劳模寇卫国等典型人物……一公司还通过每年评选年度“十大标兵”、每两年举办一届企业文化节、建设“三美四好”职工小家、编辑出版优秀企业文化作品等形式,大力弘扬“传承超越,务实争先”的企业文化。
为深入开展“爱国爱企爱岗”系列教育活动,今年6月,一公司组建摄影团队,奔赴湖南汨罗,正式启动了一公司70年发展历程“记忆”专题口述历史采访工作,推出了《口述历史:我经历的朝鲜战争》专题片,广受好评。回顾企业的光辉历史,展望一公司的美好未来……坚持不懈地推动“争先”文化的传承升级,为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注入了不竭动力。
践行央企社会责任。一公司始终冲在抗疫复工、脱贫攻坚一线。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公司党委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组织专车接送农民工返岗,为沿线村镇送去了口罩、消毒水等防疫物资,积极协助地方抗击疫情。在牡佳铁路建设过程中,项目党支部积极参与地方精准扶贫工作,仅二分部所在的孟家岗镇,就先后有400多位村民到工地务工,在家门口实现了脱贫,连续三年被孟家岗镇授予支持镇域经济发展“特殊贡献奖”荣誉。
10年风雨兼程,已定格成永恒印记;
10年筚路蓝缕,将挥洒出绝美华章。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奋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一公司人正满怀信心,奋力发扬“争先”精神,朝着“中国中铁高质量发展示范企业”的目标奋勇前行。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富联路777号 电话:021-80277881 传真:021-80277881 邮编:201906
中国中铁上海工程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1-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1011808号-1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