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在山的那边
  ■陈伟
  我的老家在国家级贫困县,川陕交界,那里最多的是山,横一道梁竖一道岭地排列着、起伏着,绵绵延延,一直铺到青苍苍的天边。靠山吃山,灾荒年代,山沟里散落的星星点点的庄稼地,养活了几弯几梁的人,但这些大山又像是一道道屏障,阻隔了人们对世外的想象。
  山的那边是什么呢?小学时,我满怀好奇,总想看看小村之外的世界。囿于交通和经济,很多老一辈的人生在大山,长在大山,到弥留之际也没能走出大山一步。对于我们这些高山上的孩子来说,想要闯出去更是难上加难。镇上唯一的小学在山下,上下学只能靠步行,礼拜天带着钱粮去,星期五瘪着肚子回,15里的山路磨出了我的好脚力。在同行的寄宿生中,我算最小的一个,去学校时,晴天还好,碰上雨雪天气,两腿黄泥水,浑身湿个透,让人苦不堪言又无可奈何。移民搬迁后我们从山上慢慢搬到了镇里,穿了6年老解放鞋的脚也获得“解放”了,山外的世界正慢慢地近起来。
  那会儿,大巴山的交通极为落后,只有乡镇到县城才有为数不多的班车,坐车只能是雨天才有的待遇。初二那年,我终于拥有了一辆崭新的“凤凰牌”自行车,即便 
  岁月随想19公里的路要骑行两小时,但一想到摆脱了“苦行僧”一般的行走,就兴奋不已。时光在车轮下疾驰,三年很快结束了,我考去了别的县读高中。5个小时的车程把我带到了更远的地方,车子沿河而行,平原大地上,一眼也望不见山头。路途中不知穿过了多少村镇,眼里所见都是新奇,原来大山和大山各有不同,人家和人家也不一样,我们吃米他们吃面,山的那边果然有别样的世界。
  出省上大学是我第一次坐火车,路上的12小时我睡意阑珊,车窗外的灯光飞快地向后倒退,山、水、城怎么也看不够。回家返校若遇上客流高峰一票难求,也可以搭个小马扎听一宿别人讲故事,山外的世界真奇妙。毕业参加工作了,绿皮车渐成过去式,高铁动车成为新追求。手机上网,购票选座,一键搞定,回家一趟,朝发午至,走出大山或者回归大山都不那么遥不可及了。
  从步行到自行车,从村村通公路到县县通高速,从普通火车到高铁动车,交通工具的升级和出行方式的变化,让我看到了山外的精彩,也带给了我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如今,山里山外,阡陌交通,山的那边已不再神秘。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富联路777号 电话:021-80277881 传真:021-80277881 邮编:201906
中国中铁上海工程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1-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1011808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