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生产经营
第03版:企业文化
第04版:综合副刊
标题导航
驰援南昆铁路抢险保畅通
防风险 保安全 迎大庆
唱响献礼“三部曲”
劳模礼赞
秋天的味道
故乡的中秋节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劳模礼赞
■张笑铭
(一)
是谁,在1950年,冲破抗美援朝的第一缕硝烟
是谁,在1999年,打下秦沈客专的第一根桩管
是谁,在2010年的兰新戈壁迎风呼啸
是谁,在2019年的雄安大地把梦想点燃
扛起新时代的旗帜,重温那段历史
是自强不息唤醒了古老的中华文明
翻开70年日新月异的风云画卷
是百舸争流沸腾了意气风发的中国巨龙
追溯,中铁上海工程人逢山开路的脚步
是忠诚铸就了不忘初心的中铁魂
遥望,中铁上海工程人遇水架桥的前方
是担当激荡了永争第一的工程人
那时的你啊,有着青涩的容颜
怀着梦想,走进了热火朝天的工地
那时的你,住着篱笆墙,牛毛毡
一件铁路制服,就是你最美的装扮
岁月匆匆,
一代代年轻的工程人筚路蓝缕,前赴后继
风雨砥砺
一个个闪光的名字,披荆斩棘,克难攻坚
历史不会忘记啊
蹲在桥旁喝着冷水嚼着干粮的你
扛着仪器走在路基鞋底磨破的你
历史不会忘记
守在洞口抢险一天一夜不合眼的你
胃痛的满头大汗跪倒在地的你
历史不会忘记
你沿着盾构管片来回走了13公里
脖子里洗了三天都没有洗掉的柴油腥
历史不会忘记
你临盆的妻子带着一岁半的女儿独自去医院
你年迈的父母自己给自己打着吊瓶
(二)
我看到你,我分明能看到你
隧贯山河的大气从容
我也能看到你
道通天下的呜咽失声
我能看到你,我能看到你
深夜十二点刚回宿舍
我也能看到你
凌晨五点工棚忙碌的身影
我能看到你我能看到你
掌子面挥汗如雨的铮铮铁骨
我也能看到你
给父母儿女电话时的泪眼朦胧
我多想多想轻抚你1949年伛偻如虹的背影
我多想多想握紧你2019年开满茧花的手心
从1949年到2019
多少年过去了啊
你身后的草木早已葱茏
你身后的铁轨早已连接到天边
那片茂盛的玉米地已拔节出座座高楼
而你,依然习惯性的展开手中的图纸
想象着从东北到西南的河山万里
你在心中告诉自己
要让河流改向、要让崇山让路
要让儿女们在经过的桥梁和隧道上看见
你曾用热血与青春镌刻下的名字
(三)
而今啊,我也从路娃娃变成大学毕业生
只是在专业一栏,依然写着:铁道工程
上班那天,你塞给我一枚生锈的路徽
从此我就有了一个沉甸甸的姓氏——筑路人
而今,你已满头白发
你奋斗过的地方也有了新的名字
而今,我很荣幸地追随着你当年赶山的英姿
义无反顾地踏进工程人的脚印里
我曾奔赴兰新戈壁,转战玉磨雨林
我也曾投身银西塞上,鏖战济青大地。
马来西亚烙下了我们一带一路的足迹
雄安新区扛起了我们开路先锋的大旗
而今,我在高耸入云的塔吊上看到了熟悉的名字
我在繁忙的工地仿佛看到你当初的影子
我在复兴路上仰视上海局这个伟大的姓氏
我知道,作为父辈的延续,我已融入你的身体
融入这黝黑的皮肤,天蓝色的屋顶
还有那野菊花般盛开在山坡上黄色的帽子
而今我仿佛听见,月光洒满整个工地
听见父亲赤脚走过山路
听见母亲摘过山茶花时的笑声
听见钢轨不断在延伸
听见汽笛唤醒每一座山村
听见记忆在岁月里愈发清晰
听见筑路人的年华
在一张张图画里放声歌唱
酿成动人无比的诗句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富联路777号 电话:021-80277881 传真:021-80277881 邮编:201906
中国中铁上海工程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1-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1011808号-1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