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生产经营
第03版:企业文化
第04版:综合副刊
标题导航
爱我中华 声动中铁
抢险救援显担当 风雨无阻保通车
抢险修路获称赞
无花果的人生
回不去的故乡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不去的故乡
■袁菁璐
南墙角下的牛棚里,老牛咀嚼着焉黄的枯草;向西的小厨房里有一个身影正在忙碌,顶上的烟囱里冒着屡屡炊烟……这是曾经在老屋生活的情景,后来我离家上学,来到了高楼林立的城市,那里没有老牛的低哼,也没有老树枝桠。
在外的时间久了,也就就慢慢忘却老屋土胚墙上悄然脱落的黄土,门前树上休憩的麻雀,远山上那一片郁郁葱葱的山林,还有路口那条清澈见底的河流。
后来回去,轻触生苔的院墙,入指是荒芜的冰凉,小院的周围杂草丛生,屋顶的烟囱半倒,再难寻袅袅青烟,南墙角下的牛棚虚掩,走近,又似听见一声老牛的低喘。昔日的光景不复存在,内心别是一番荒凉。钥匙几经辗转才打开原样难寻的旧锁,推开咿呀作响的木门,就再难抬手去打开内堂的门,我害怕蜘蛛网与灰尘连成一片。从没想过,梦里多次见到的老房子,在现实里我却再也不敢抬头去看。曾经的小院、曾经的欢声笑语,仿佛在眨眼之间,就这么被掩盖。
依稀记得那日黄昏,老屋拆迁。它在机器的嘶鸣声里轰然倒塌,那声闷哼是离开前的释然,它将化作黄泥与这片土地融为一体,与那纵横的老树干、远方的白水青田永远作伴。从此,童年的一切记忆也化作尘埃,埋进土地,再也不能在午后坐在门前的老树下,听夏日的蝉鸣,听夜莺的低吟。岁月在不断向前推进,我也成为了一名中铁人,常年在外工作的日子,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
习惯了住在钢筋混凝土堆积起来的房屋里的生活,也还是会在夜阑人静时想起老房子,在它曾经的位置,如今已绿草如茵,我想起它曾经的样貌,想起昔日的画面,串联起来像是一首诗歌,这首诗的名字叫思念,叫故土,叫回不去的故乡。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富联路777号 电话:021-80277881 传真:021-80277881 邮编:201906
中国中铁上海工程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1-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1011808号-1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