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白鹭初展凌云志
——防城港市堤路园工程抢工大会战纪实
  □李卫锋 范燕宾 温柏杰 王庆
  5月26-28日,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在广西防城港顺利召开。大会主办地“白鹭之乡”防城港市借着本次盛会成功走进了世人的眼中,并受到与会领导、各国嘉宾的广泛赞誉。而作为大会主场馆的堤路园,其背后建设者们的故事同样值得人们喝彩。
  由集团公司投资建设的防城港堤路园工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大园博园。这项“超级工程”自开工以来,就不断遇到工期提前的挑战。由于承办上合组织的国际论坛,园区主场馆的工期更是被压缩到了85天以内。在三个月不到的时间里,五公司建设团队迎难而上、团结攻坚,成功打赢了这场突如其来的抢工大会战,使园区南部区域从一片荒地快速蜕变成秀美园林,创下了广西所有园博园主场馆的建设速度之最。
  做好“战役”部署:85天见证“超高效”施工组织
  防城港市堤路园占地面积247万平方米,总投资13亿元,是广西第十二届园林园艺博览会承办地,计划于2017年9月25日开工建设,原定工期21个月。由于该项目为“PPP”合作模式,受合同签订、资金因素等影响,建设时间一再延后,直至2018年3月底才正式开工,工期无形中就被压缩到了15个月。
  由于“先天性”的工期紧张,堤路园项目基本上开工即进入大干状态。为了满足2019年6月底的开园条件,堤路园建设者们放弃了假期休息,春节期间依然坚守建设一线。然而,正当项目加紧推进之时,接到防城港市政府临时通知: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将于5月26日至29日在堤路园举行!要求堤路园主场馆的外部装修及1、2号馆必须于5月下旬提前完成。这使得原本已经捉襟见肘的工期,又被缩短了30天,留给项目部的时间只有85天了。
  很显然,原先的施工组织计划被打乱了。3月1日,堤路园主场馆按原计划顺利完成了土建基础施工,望着拔地而起的场馆基础,项目经理丁勇的心里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按照这样的速度,主场馆起码到6月初才能交付使用,必须想办法再挤出一些时间来。”说干就干,丁勇立马组织项目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召开了施工生产推进会。经过一场“头脑风暴”,项目部对施工组织进行重新规划,决定将主要精力放在南区主场馆、南北两侧大门以及中区防城港园等论坛召开需要使用的重点区域。并展开“大干60天”劳动竞赛,将原本每天18小时的作业时间延长至24小时连续作业,人员增派至1100人,正式向保障论坛顺利召开的目标发起了冲刺。
  有了明确的组织思路,还要有坚强的保障措施。五公司总会计师刘决兴作为堤路园项目的分管领导,在会上提到:“光增加人员不行,还要保证队伍的生产效率。要将奖惩措施与贡献程度挂钩,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使16家施工队伍形成‘你追我赶’的氛围。”项目部按照每周施工计划,对施工队伍及现场管理人员制定奖惩措施,并根据施工任务量动态调整奖罚金额,施工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随着抢工任务不断推进,队伍问题解决后,管理问题又暴露出来了。由于新开工点不断增多,总共20余人的施工管理团队逐渐陷入了“疲于奔命”的状态,现场管理显得力不从心。发现这一情况后,五公司及时从南宁、柳梧、云贵等多个区域抽掉了30名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前往增援。
  南宁玉洞大道立交项目副经理沙明和他的团队是最早抵达的“增援部队”。通知后的第二天早上,沙明就出现在了工地上。“堤路园工作面十分巨大,现场人员分散且工序十分繁杂,我所负责的帆船观景平台不仅造型奇特,且施工场地就在湖边,稍不注意就有可能产生安全风险。”在这样的情况下,负责安全出身的沙明一边根据每日施工计划严格落实生产任务,另一方面在现场推行了“2334”的安全教育管理制度,在抢工的同时保证了作业安全。
  3月22日,项目部迎来了主场馆封顶的重要节点。当天上午,防城港市市长班忠柏前往园区进行检查,在看到1个月前才刚完成模板搭设的主场馆业已封顶时,不由地夸赞道:“在施工进度如此迅速的情况下,现场管理却有条不紊,中铁上海局很有铁军风采!”
  保障“粮草”供应:6600万元物资扫除大干阻碍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由于堤路园设计为一座大型综合园林,施工内容涵盖了土建基础、装饰装修、水电安装、智能化、消防设施、绿化、路面铺装、景观小品设施、喷泉雾森等十余项分项工程,需要用到上百种不同的施工材料,仅抢工这85天需要的物资数额就达到了6600万元,这给项目物资供应带来了巨大挑战。
  混凝土供应就是最先遇到的大问题。3月份大干以来,现场日均混凝土使用量多达500立方米以上。由于防城港市最大的茅岭站沙场因环保问题被关闭,导致当地的混凝土供应能力无法满足现场需要。对此,项目经理丁勇带着仅有的两名物资管理人员调查走访了方圆60公里范围内的所有搅拌站,经过多次谈判磋商,最终同时与4家搅拌站签订了采供合同,这才保证了现场混凝土随时供应充足。
  对物资供应之难体会最深的还要数物资部长陈勇安。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老”物资部长,他深知物资供应的关键就是“跑断腿、磨破嘴”——而主场馆的电梯就是靠他“磨”来的。由于主场馆提前封顶,电梯安装比之前安排的日期提前了23天,这对于按订单计划制作安装的电梯供应商来说是无法满足的。陈勇安迅速起草了一封发往上海三菱电梯广西分公司的函,并不断进行“电话轰炸”,最终对方同意向上海三菱公司总部申请,从其他地方调拨电梯进场,这才解决了这道难题。
  除了电梯,使用量巨大的钢管支架也是保供难点。4月8日,眼看着主场馆装修的日子临近,需要搭设外廊铝板安装用到的钢管支架仍因资源稀缺而未到位。尽管材料主管唐新林提前进行了大量的市场调查,却没有任何收获。“绞尽脑汁”的他突然想到,既然找不到供应商,为什么不从其他同类施工单位中寻找一些线索呢?按照这个思路,唐新林顺藤摸瓜找到了位于广西北海市的一家供应厂商。仅仅2天时间,几十吨的支架便运至现场,为一个月后的外廊铝板顺利安装奠定了基础。4月11日,因现场需要不断推迟婚期的唐新林,终于牵着妻子的手走进了民政局,新婚妻子对他说“看你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不知道的以为咱们领的是离婚证呢!知道你想着堤路园,快回去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坐在开往防城港的高铁上,唐新林的心里暗暗想到“堤路园建好了,我一定要给她一场盛大的婚礼!”
  无独有偶,地砖供应也是一大挑战。在主场馆广场即将开始进行地面铺装时,物资部迟迟未收到花岗岩地砖的材料计划。原来,为了满足论坛召开要求,主场馆的设计图纸发生了变更,导致广场地面铺设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材料计划一直不能确定。5月5日,心急如焚的陈勇安终于“盼”来了他等候多时的材料计划单,但是看过后却傻了眼——一次性2万平米的花岗岩地砖,要求10天内必须送到!从加工制作到运输到位,资金和时间问题都让陈勇安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与多家供应商反复协商、对比价格后,他将目光锁定在了湖北麻城市的一个最近范围内具备短时间生产足够数量花岗岩的厂家。在3条生产线“火力全开”下,5月14日,2万平方米的花岗岩地砖成功抵达现场,而这也正式拉开了堤路园主场馆最后11天抢工大会战的序幕。
  集结精英“部队”:1400人合力打响抢工大会战
  经过2个多月的奋斗,堤路园主场馆“白鹭亮翅”造型已现。正当参建人员恢复信心时,“紧急军情”再次传来。5月10日,防城港市政府领导在现场检查时提出,不仅主场馆1、2号馆要完成,3号馆及广场周围配套设施也要完成。这相当于在最后半个月时间里,将任务量加大了一倍!
  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项目部一边正常组织施工,一边将这一情况向公司进行汇报。接到消息后的五公司总经理张利军当即对公司管理人员进行了梳理,并从公司领导、机关部门以及南宁、柳州片区抽调了50名管理人员,还选择了南宁区域项目的3家施工队伍,共计300余人组成了第二支“增援部队”。5月14日增援部队抵达防城港,向“大会战”发起了最后冲刺。
  “15天要完成过去一个半月的施工量,已经不是光靠增加人员和机械就能解决的了。”张利军抵达现场后,立即进行了重新“排兵布阵”。5月的防城港热浪似火,白天的平均气温高达35℃。正午12点,张利军还没顾上吃午饭,便先对现场情况进行了全面巡查。掌握情况后,他在现场成立了临时指挥部,并将100名管理人员分成了4组,分别由4名公司领导任组长,每组负责一个区域施工,同时在各组均设置了7-8个施工管理小队,由各队队长具体落实各工点的任务。安排完初步工作,已经是下午2点,在滚烫石板拼成的桌椅上,张利军与大家头顶烈日吃上了抢工会战的第一顿盒饭。而这盒饭一吃就是11天,从大会战开始,他再也没离开过现场。
  同样坚守现场的还有公司其他领导。“大家抓紧时间吃晚饭,7点钟召开碰头会。”五公司总工程师吴宇在微信群说到。由于施工区域要同时容纳1400人、上百台机械设备以及无数的施工材料,而且是十余项专业工程同步展开,交叉作业极为频繁,现场指挥调度难度很大。对此,吴宇将每天的施工计划细化成早、中、晚3次,并安排3人作为机动协调人员。5月19日,因为连续经受烈日暴晒,导致吴宇产生中暑,体温迅速飙升到39.5℃。虽然同事们极力劝说他去医院治疗,但他依然坚持在岗位上。
  “这块砖铺完你们就抓紧回去休息吧,还要养足精神面对明天的战斗。”凌晨1点,五公司总会计师刘决兴用他那早已沙哑不堪的嗓音对仍在作业的班组工人说到。“这次抢工算得上是我参加工作以来面临的‘最大挑战’,每名管理人员都需要谨慎协调安排好作业人员和物资机械,确保效率最大化,所耗费的精力是难以想象的。”3个月来,连续的风吹日晒早已在刘决兴的脸上留下了明显的黑色印记。
  领导们身先士卒,职工们万众一心。五公司技术中心主任黄忠睦、工程管理部部长储钢等人,每晚都带领着工人们在工地上坚持到十一二点。
  接到任务变更后的11天内,堤路园南区主场馆及周边区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五公司用最短时间完成了这项不可能的挑战,为论坛的顺利召开打通了最后一道关卡。
  经受“实战”检验:打赢全周期运营“第一仗”
  不同于其他施工项目,防城港市堤路园是集团公司集投资、建设、运营、维护于一体的PPP项目,工作内容更为全面复杂,也更能展现企业的综合实力。“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承接如此大型的国际会议,不仅体现了主办方和市政府对我们的高度信任,也是对我们后期运维能力的一次提前检验。”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李亮评价道。
  5月中旬,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秘书长郑薇到主场馆进行考察,经过综合考量,决定将论坛召开地点定在主场馆的2号馆。但2号馆最初的设计并不是会议场馆,而是运动场馆,场馆设置及周边配套工程均达不到论坛召开要求。对此,项目部临时会同设计、监理等单位,对主场馆及周边配套道路工程施工进行了专项变更,以满足论坛需要。
  “为了确保论坛圆满召开,我们在变更场馆设计时,还充分结合论坛‘健康、合作、创新、共享’的主题,以蓝色作为场馆的主要颜色,在主舞台、地毯、窗帘、座位等一系列现场布置方面为论坛主办方提供了最大便利。”五公司负责PPP项目运营维护工作的副总经济师高剑峰解释说,项目部的主动作为,充分展现了五公司的资源整合和及时应变能力。
  五公司的应变能力,还体现在很多的临时困难的化解上。5月15日,论坛布展方到堤路园主场馆进行筹划时,发现2号厅设计的4.5米窗帘无法满足需要,提出要将高度延长至14米。由于使用的窗帘总长度达2000米,面积接近整个主场馆的建筑面积,广西区内没有任何一家窗帘厂家能够完成这次制作任务。对此,五公司工会副主席郑中几经辗转联系到了浙江温州的一家窗帘厂,并利用了5天时间完成了布料选择、运输、裁剪、安装等一系列工序。在充分了解到五公司高效的应急能力后,布展方再次请五公司协助解决现场50盆1.5米大型盆栽的租赁任务。由于防城港当地盆栽种类、质量均无法达到布展要求,五公司特地从南宁市紧急调拨一辆专用货车,并连夜将盆栽运输至堤路园主场馆,为论坛布展解决了燃眉之急。
  随着场馆进入布展阶段,刚刚完成主场馆广场大理石铺设任务的朱宝林又接到了一项高难度任务——要保证广场区域地砖的时刻完整。由于设计的广场区域禁止车辆通行,而论坛召开无法避免车辆来回碾压。既不能在广场摆放未使用的材料以及机械设备,又需要随时对损坏区域进行更换修补,这充满了挑战。为此,朱宝林带领着20名工人化身“田螺姑娘”,每天车辆走后,连夜将材料运至附近主要道路,并通过人工搬运的方式,对破损区域进行更换、清理,保证了几天会期内广场的地砖始终完整。
  千难万难之中,还有“老天”作难。5月27日上午,正当论坛即将开幕时,防城港市迎来了今年以来的最大暴雨,市内多处积水深度超过10公分。突如其来的大雨让所有人都捏着一把汗,“要是场馆区域的给排水系统崩溃,将使得主办方和市政府在多国外宾面前损失颜面。”所幸的是,过硬的工程质量让这一顾虑变得“多余”。几个小时过去,暴雨并没有让主场馆附近产生一丝积水,论坛开幕式顺利进行。在两天的会期中,偌大的场馆风水电、灯光音响各项保障措施到位,未出现一点失误。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项目部高效的施工组织能力和过硬的运营保障能力得到了论坛主办方的高度认可,并在大会上授予了集团公司“卓越组织贡献奖”银奖这一珍贵荣誉。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富联路777号 电话:021-80277881 传真:021-80277881 邮编:201906
中国中铁上海工程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1-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1011808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