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为了心中那份承诺
——济南轨道交通R3线车辆段项目施工大干见闻
  □芦连宝彭俊杰
  仲春四月,和风正暖,尽管还有些寒意,但一走进济南地铁R3线车辆段1标工地,笔者立刻被那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所感染。工地上人头攒动,机械轰鸣、车辆穿梭,大干场面让人备感振奋。
  由一公司承建的济南地铁R3线济南东车辆段项目,合同造价7.4亿元,工程量涉及桩基4518根、承台1022个、框架柱1076个、盖板57000平方米,工期时间却只有424天。
  2019年1月8日,济南轨道交通集团在济南“两会”上表示,地铁R3线将在国庆前正式通车运营,为建国70周年献礼。1月27日,济南市政府在工作报告中,明确将“加快推动轨道交通建设,推动R3线10月1日前通车”作为2019年要办的20件民生实事之一。
  这是一场施工进度与工期节点的赛跑,分秒必争!
  开工即大干,办法总比困难多
  2018年2月4日,一公司接到工程中标通知书,同时也收到了业主下达的3月31日前完成人员进场、设备进场、临时围挡、驻地建设等10余项前期工作任务。
  面对异常紧张的工期、繁重的施工任务,一公司从各项目抽调精兵强将,跑步进场,3天便完成了项目部组建,并迅速开展现场施工调研、物资机械考察、施工组织方案研讨、劳务队伍招标进场等工作。时值春节,干部员工们从大局出发,主动放弃休假,坚守岗位。10天完成材料供应商洽谈,15天完成协作队伍人员及设备进场,23天完成第一根桩基施工……
  初战告捷,并没有减轻项目管理团队肩上的压力。春节期间,农民工返乡,导致劳务队伍紧缺;济南的大小店铺歇业,机械设备购买、维修困难;混凝土拌和站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无法满足工地大方量浇筑需求。
  “没有条件那就创造条件,办法总比困难多。”项目经理王双收在第一次班子会上坚定地说道。项目部组织各家劳务队伍负责人召开动员会,下达“春节必须保证施工”死命令,并从安徽芜湖、阜阳等地运来旋挖钻等机械设备,补充现场设备配置,同时上门联系多家地方商混生产厂家,保证混凝土的正常供应。
  项目部管理人员明确责任分工,积极同业主、设计、监理、厂家、协作队伍沟通,寻找解决办法,落实保障措施,终于抢在春节期间实现了42台钻机同时作业,工程施工全面开花。元宵节后,项目部便以日均53根桩基浇筑施工的速度向前推进,5月30日便完成了全部桩基施工任务,创下了日最高浇筑87根桩基的施工记录。
  在全线12家土建单位同台竞技中,项目部率先实现了车辆段第一个承台浇筑、第一个混凝土框架柱浇筑、第一个劲性柱安装等“六个第一”,并在业主开展的全线月度、季度综合评比中名列前茅,取得了2018年度全线综合评比第一的佳绩,荣获了“工程建设优秀施工单位”称号。
  然而,成绩带来的喜悦是短暂的,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由于业主在济南“两会”期间对市民做出了R3线在10月1日前通车的庄严承诺。“这意味着工期再次提前3个月,R3线开工建设到具备通车条件,整整提前了15个月。”一向善于打突击、敢于打硬仗的项目经理王双收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项目部牢固树立以业主为中心的理念,迅速召开提速动员大会,制定应对措施。为确保各家劳务队伍主动增加人力、物力投入,落实现场24小时饱和施工,项目部承诺对抢工增加的投入给予计价补偿,对工人夜间施工给予经济补助。并拿出180余万元设立劳动竞赛专项奖励基金,开展“千人大会战、决战R3线”劳动竞赛。
  为了抢工期,项目部春节无休。千名工人奋战在一线的场景也感染了业主。腊月二十七,业主带着济南市各大媒体来到施工现场,采访报道项目部春节奋战的先进事迹。项目副经理雷必增为了完成混合变电所电缆夹层施工节点,连续10天蹲守现场到凌晨,每天来回走动至少3万步,他沙哑着嗓子说:“干了几十年的工地,就这个项目压力最大。”
  群策群力,众志成城。春节过后,项目部单月完成产值破亿元,创下一公司重组后国内城市轨道建设单项工程月产新记录。
   大干提速,技术是龙头
  在施工大干中,面对1065个框架柱,如果按照常规的工艺施工,根本无法满足工期要求。“梁总,技术是龙头,你看看技术上有没有解决的办法?”项目经理王双收在交班会上点了总工梁要博的将。随后,梁要博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反复研讨,翻阅同类工程施工经验,大胆提出框架柱模块化无支架施工,省去搭设框柱脚手架工序,将框柱钢筋笼现场绑扎改为加工场集中加工,再运到现场进行整体吊装就位,然后将模板拼装,浇筑混凝土。实践证明,单个框架柱施工周期由原来的7天降低至2.5天,大大提高了框架柱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施工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是十字劲性柱的安装施工,也是制约整个工期的重难点。据了解,项目需要安装的劲性柱有199种型号,用项目经理王双收的话说,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现场作业面需要哪种型号,就安排厂家生产相应型号,组织协调难度大,施工精度要求高。
  为此,项目部组织开展重点技术攻关。通过观摩学习R1线范村车辆段劲性柱施工,与业主、监理、设计、厂家共同研讨技术重难点,不断优化施工工艺,解决了梁柱节点钢筋过密、可操作空间小等施工难点,确定了不同型号十字劲性柱的施工生产方案。项目工程部长李亮还提出将箍筋焊接改为箍筋搭接,使得单根劲性柱钢筋绑扎6人12天完成,提升到6人3天完成,进一步提高了工效。
  技术攻关过程中,小组成员开足马力,与时间赛跑。总工梁要博带领技术人员用20天完成劲性柱图纸深化,往往一熬就到了凌晨四五点;试验室主任刘兴华为了掌握劲性柱基础混凝土早期强度,顾不上吃午饭,带领试验人员钻进空间狭小的承台内部,自行打磨混凝土表面浮浆层,进行回弹试验。测量组的边怡蒙、郑双进、张洋为了第二天劲性柱顺利安装,在连续工作20小时的情况下还坚守在现场放样。项目经理王双收为了敦促钢构厂家加工进度,两天跑遍河北、河南、安徽三省。
  人心齐,泰山移。项目部于2018年7月10日完成首个劲性柱安装,2019年3月2日完成全部劲性柱安装,用8个月不到的时间,再次刷新了济南地铁R3线速度。
   越是大干,越要抓好安全质量
  “为了家人,为了自己,大家一定要对自己的安全负起责任。”3月5日,项目安质总监李江宁在班前安全质量交底会如是说。
  据介绍,项目框柱、盖板施工均属于高空作业,生产高峰期,1500余名劳务工人同时施工,32台汽车吊、8台塔吊交叉作业,吊装的劲性柱单根重达20至23吨,安全风险极高。
  为确保安全质量无事故,项目部进场后,
  ■一线捷报建立健全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对所有重大风险源进行排查梳理,先后制定了10余项安全质量管理制度。在高大模板支架施工中,专门邀请了济南市专家进行施工方案评审,根据专家意见对施工技术方案进行优化。同时,通过层层签订责任书,认真执行安全技术交底、下发危险源告知书、施工现场旁站、每日开展班前安全大点名、现场“三违”行为巡查等措施加强安全质量控制。
  项目部坚持安全教育培训全覆盖,进场人员不培训绝不允许上岗。“这里对安全质量抓的很严,每天都有人在工地上巡查提醒,还经常组织我们培训,我和父亲之前是在广东那边的一个公司干桥梁的,来到项目部后,接触的都是新概念,通过培训学到了很多,以后还想跟着单位干。”钢筋工林朋和父亲林兆虎深有感触的说。
  项目党组织也积极参与到安全质量管理中,书记唐俞富组织党群协理员、群安员、青安岗员走上工地,深入现场班组开展生产鼓动、安全宣讲、应急演练、隐患排查等活动,并与地方医院开通绿色应急通道,为农民工免费健康体检。
  由于措施得力,执行到位,工程开工建设以来,项目部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工程质量也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预计4月20日整个车辆段工程将实现封顶,给业主上交一份满意的答卷”。项目经理王双收信心满满的说道。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富联路777号 电话:021-80277881 传真:021-80277881 邮编:201906
中国中铁上海工程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1-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1011808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