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漫漫助学路 悠悠企工情
集团公司各单位“金秋助学”有实效
  本报综合讯在9月24日中秋节当天,一公司工会主席收到了一条祝福短信,这条短信的主人是北京地铁6号线项目部的见习生李永超。自2009年起,一公司工会就把他列为“金秋助学”资助对象,如今他大学毕业入职一公司,正用实际行动报答着企业恩情。
  李永超的母亲熊川洲也是一公司的职工。2009年,熊川洲不幸患上白血病,昂贵的医药费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正当一家人愁眉不展时,一公司工会领导得知了这个消息,马上为他们送去了大病救助款,同时将当时还在上初中的李永超纳为公司“金秋助学”资助对象。时年13岁的李永超深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暗暗下定决心以后要报答企业的恩情。今年7月,李永超如愿以偿入职一公司,他的踏实和努力得到了项目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认可,因此还获得了项目的“工地之星”称号。
  据悉,自一公司重组以来,先后帮扶资助困难职工子女251人次,发放“金秋助学”款40.86万元,累计帮助30余名困难职工子女顺利完成学业。
  像李永超这样的职工子女还有很多,他们深感企业恩情,接过父辈理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馈着企业的关怀。
  9月8日,合肥地铁4号线5标项目部电工李兆德携妻子儿女为三公司工会送来了一面“捐资助学送温暖,大爱无疆显真情”的锦旗。
  李兆德的爱人失业在家照顾三位老人,老父患病每月药费需700多元,同时还得供着两个孩子上学,家庭人均月收入仅966元。特别是临近开学,两个孩子的学费进一步加重了家庭负担。今年8月,三公司工会在得知李兆德的家庭情况后,主动帮助他填写公司落实“三不让”承诺帮困助学申请表,为他的两个孩子申请到了3000元助学金,帮助这个家庭暂时渡过难关。
  今年以来,三公司不断创新助学载体、丰富助学形式,通过“金秋助学”等品牌活动先后资助贫困学子15名,累计发放助学金4.92万元,有力地缓解了困难职民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受到了广大职工和受助学子的盛赞。
  在七公司工会负责人的手机里,有一个叫“护苗小分队”的QQ群,群里的成员,都是该公司“金秋助学”帮扶活动的受益者。自七公司成立时,“金秋助学”帮扶的第一批学子就自发建起了这个群。自此之后,每年受助的学子都会被邀进群,每天都有学子在群里分享近期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
  “与施以经济资助相比,帮助贫困学子树立远大志向更为重要!”七公司工会负责人说道。该公司工会不仅利用网络群聊的方式时刻关注受助学子的成长动态,还邀请优秀毕业生入群与他们互动,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困难,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通过QQ群,七公司工会把每一位受助的贫困学子凝聚在一起,把企业对他们的关怀转化为立志成才的强大动力,督促着他们以优异成绩报答父母、回馈社会。
  据悉,七公司成立四年来,先后帮扶困难职工子女26人次,共发放助学金6.39万元,“护苗小分队”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也在慢慢扩大。
  (潘晨杰 黄煌/曹俊松/郭昌鑫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富联路777号 电话:021-80277881 传真:021-80277881 邮编:201906
中国中铁上海工程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1-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1011808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