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华阴老腔
■陈伟
  “华阴老腔要一声喊,喊得那巨灵劈华山,喊得那老龙出秦川,喊得那黄河拐了弯……”我第一次看老腔演出,是猴年春晚的事了。没想到初听这首《华阴老腔一声喊》,竟让我知道了这粗犷豪放的远古之音竟是如此震撼。
  孕育于华阴、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老腔,只需6个人就可唱一出荡气回肠的戏。1人主唱,5人帮腔,当地人也称之为“满堂吼”。他们使用的乐器,都是我们熟识的,月琴、板胡、大号、手锣、梆子、木块击板和条凳等,这些乡村院子里的常见之物,却被这些“老伙计”提着扛着登上了全国甚至世界的大戏台。
  华山脚下的老腔演员,从没有登过大戏台。平日里他们表演的机会不多,演出班社也相对业余松散,大都是为村里的红白事演出,偶尔到一些庙会赶场子,除此就在自家的田里劳作。
  老腔震撼我的,是它无须语言相通就能体会出的至深情感。
  它的古老厚重、质朴纯情、真实动人都在这原生态的调子里。老腔从来不用假嗓,尽情尽性,不雕饰,也不做作。它的每一句不是唱出来的,是吼出来的,它的每一拍,不是敲,是用尽全身力气在捶。一手抬着高板凳,一手拿着枣儿木,全力而出,像是顿脚捶胸地发泄一样。
  这句句吼腔仿佛都是西北汉子撕心裂肺的呐喊,把暗藏在人们骨子里的那一根有别于金属、摇滚的神经给彻底震醒了。可恰恰就是这样简单、直白却热烈的吼腔,最能表现出最原始、最古朴、最纯真却也最动人的情感。当苍劲的腔调响起,这情感就再也无法收住了,势如金戈铁马,一不小心就向人的心胸撞去,古战场上的人欢马叫,秦人的刚强性格便跃然而出。
  这喊声不是别的,是生活在华山脚下世世代代的农民对于人性真善美的本能追求,它呼应着这种世代传承的、堪为大美的原生态旋律。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富联路777号 电话:021-80277881 传真:021-80277881 邮编:201906
中国中铁上海工程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1-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1011808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