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生产经营
第03版:企业文化
第04版:综合副刊
标题导航
“中铁上海先锋号”夺得亚军
图片新闻
基层一线掀起“解压热”
每周点餐 勤换菜谱
图片新闻
华阴老腔
秋意如歌
静夜怀乡
母亲的汤圆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母亲的汤圆
■张安胜
有一个人,用一辈子和着岁月的面,化做一碗汤圆,很暖很甜!
我很怀念母亲做的汤圆,在这相距千里的异乡,我更加痴狂与想念。母亲做的汤圆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吃的到,每年腊月二十之后,母亲便开始准备材料。她先是挑选颗粒饱满、色泽鲜亮的糯米,带回家中用冷水浸泡,捞出晾干,再带去集市上加工成糯米面。母亲每次把糯米磨成米面后,要在簸箕上铺上纱布,把米面倒入,再用筷子搅拌散热,母亲说这是防止捂着变色变味了。做好这些以后,母亲又要开始准备汤圆的馅料了。母亲做的馅料是由红糖、白糖、冰糖、核桃、花生、芝麻、苏麻混合做成的。白糖和冰糖因颗粒比较大,需要用沿兑进行舂碎成粉末,还需将炒过的花生、芝麻、酥麻、核桃等舂碎。舂碎糖粒和配料,需要花费很多的功夫,母亲常常舂到凌晨。糖粒和配料舂好之后,倒入锅中拌匀,汤圆的馅料才算做好。小时候,母亲常常将糖粒熬成糖汁,再浇在舂好的配料上,近些年母亲日渐年迈,做法倒也简单了些,但味道一直没有变。
在每年正月初一的早晨,母亲总会起得很早,烧水、和面、擀皮、包馅……这些工序在她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母亲的手巧,包出来的汤圆小而唯美,有圆的、月牙状的、三角状的……小时候,我和妹妹一听见母亲捣锅弄碗的声音,便迅速爬起来跟着母亲学着做,只是我们包的汤圆奇形怪状,不是这儿漏糖就是那儿缺角,母亲又来帮我们修补。
包好的汤圆一摞摞地码在簸箕上,像极了一条条准备出航的帆船。收拾好锅灶,汤圆便要下锅了,一个个滴溜溜地在开水中此起彼伏,渐渐沉没,又奋力浮起。我常常在想,我和妹妹又何尝不是母亲亲手包制的汤圆呢?在人生的长河中起伏、沉没、奋起……
母亲的汤圆,一包就是几十年。夜深人静时,我常常望着母亲所在的方向,天边星辰闪烁,点缀着夜空,像极了汤圆在沸腾的水中沉浮。我在思念母亲,也在想念着母亲包制的汤圆,很暖很甜!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富联路777号 电话:021-80277881 传真:021-80277881 邮编:201906
中国中铁上海工程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1-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1011808号-1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